八月薇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節,國色生輝,八月薇妮,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鵬對姚升的印象顯然很好,讚道:“真是個熱心腸的人,官兒做的大不說,且一點架子都沒有。舒監造,不然咱們去尋他吧?”
闌珊想起姚升那笑眯眯的樣子,有些猶豫:“我如今也不是監造了,不用再這樣稱呼我。”
“那該怎麼叫你?直呼其名,太生疏了……對了,我不如跟葛公子一樣,叫你小舒吧,橫豎你比我小,你也別叫我王捕頭,叫我王大哥就行。”
闌珊笑了聲:“也好,這樣也簡單些。”
兩人只逛了片刻,闌珊就有些累了,抬頭看時,前方有一座酒樓,招牌寫得十分之好,是龍飛鳳舞遒勁有力的楷體,三個字:永和樓。
闌珊若有所動:“咱們去那裡吧。”
王鵬對京城各色一無所知,闌珊說什麼她便聽什麼,當下陪她前往。
此刻正是日上三竿,過了早飯時間,中飯時間卻也沒有到,永和樓裡的人不算很多,可也比其他的酒樓多上幾倍了。
還沒進酒樓的時候王鵬就開始嘖嘖,進了樓內,看到大堂寬綽的足有太平鎮醉仙居四五個大,簡直下巴都要驚訝的掉下來,又看人這樣多,更是瞪圓了眼。
闌珊領著他上樓,且行且跟他解釋說道:“這永和樓是京城內極為有名的酒樓,不管是京城土著還是外地來的,都必要來此一遊,因為外頭那三個字,是首輔楊大人親筆手書的,取的是王羲之《蘭亭集序》裡的頭一句。”
王鵬聽得稀裡糊塗,什麼王羲之什麼蘭亭序一概不明白,唯有楊首輔是一清二楚如雷貫耳的。
好不容易有個“熟人”,當然不能放過,王鵬當下立即大聲附和叫道:“啊!原來是首輔大人啊!”亦是聲震四座,振聾發聵。
二樓上有幾個食客,聽了動靜都回過頭來,闌珊正給王鵬震的耳朵嗡嗡,卻又聽一個人起身笑道:“緣分啊緣分,真是巧的很!”
她聽著聲音耳熟,定睛看時,前方桌上有個人正向著她走來,那人滿面笑容,但可掬的笑臉掩不住眼底的精明算計,居然正是大理寺的寺正姚升。
闌珊很意外,居然真的這樣巧:“是姚大人?”
姚升已經走到她跟前兒,笑著說:“舒監造,昨兒一別,讓兄弟我牽腸掛肚,知道你脫險才鬆了口氣,沒想到這樣有緣,竟在此處重逢。”
闌珊忙也拱手:“姚大人,您客氣。”
王鵬也跟著抱拳:“姚大人,我路上還跟小舒說起你,還想著去拜會你呢,這樣倒是省事兒了。”
“是啊是啊,緣分來了擋不住啊。”姚升滿面紅光地說。
姚升那桌上,都是大理寺的幾個隨他出去辦案的副手,因為回京的早,所以想在這永和樓吃了早飯再去,大家見姚升這般舉止,不免也都起身跟闌珊兩人見禮。
姚升又非拉著他們去自己那桌坐:“我畢竟是京城內久居的,今兒就算是我做東,當個地主之誼,給舒監造跟王捕頭接風如何?”
闌珊百般推辭,終究抵不過,硬是給姚升請了過去。
他們這桌已經點了幾碗面,幾樣清淡小菜,當下姚升又問闌珊吃不吃辣,口味如何,果然如王鵬所說熱情萬分。
終於等到面上來,王鵬已經迫不及待,他昨兒為了找闌珊就沒好生吃過東西,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當下唏哩呼嚕地吃了起來,那幾個大理寺的人原本也不講究這些,可見王鵬如此,忍不住也面露古怪笑意。
只有姚升完全不在意,他還在不停地謙讓闌珊,又問她要不要加點香油。
這銀絲面雖然細,口感卻很筋道,上面切的細碎的肉絲跟榨菜絲,更是脆香可口。
闌珊才吃了兩口,王鵬已經又要了一碗,姚升笑道:“王兄弟是餓壞了啊。”
王鵬還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