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薇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0節,國色生輝,八月薇妮,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份了。
草長鶯飛,春日正好。皇宮之中也一片祥和,就彷彿之前的生死駭然並未發生過。
除了瑞景宮那邊,昔日的殿閣仍舊是一團焦黑地癱倒在地上。
其實在這期間,闌珊曾來過一次……只是不敢多看,也不能多想。
她最近又犯了妊娠,不太喜歡吃東西,又昏昏欲睡。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瑞景宮中受了驚嚇的緣故,時不時地總會覺著心悸,太醫每日圍著診脈,不敢絲毫怠慢。
闌珊暗中籌謀著是不是該把瑞景宮返修一遍,私下裡跟趙世禛說起,他卻並不似熱衷此事,只淡淡道:“不用著急,先扔著吧。”
又笑說:“你有了身孕,不要再去為了這些事情操心,只管好生保養才是。”
闌珊也不知他什麼打算,卻也知道此事會觸及趙世禛心中痛楚,便也不再提起。
自打趙世禛登基之後,便立刻封了端兒為太子,又封了楊時毅為太子太傅,依舊叫他統領內閣。
畢竟皇帝殯天,到底也該有點喜事壓一壓。
果然民眾甚是歡騰,連朝臣們也頗覺安心。
畢竟曾經一度,趙世禛跟楊時毅之間很是不合,所以朝臣們生恐局勢有變,如今見新帝依舊重用楊大人,可見大局向好。
至於楊時毅的公子楊盤逃獄之事,大理寺跟北鎮撫司已經查明,原系之前給楊盤害死的一名囚犯的家屬,僱兇劫走了楊公子,動用私刑將他謀殺了。
本來按照律法,要將那買兇之人凌遲處死,可是楊時毅以楊盤父親的身份求情,說是對方情有可原,新帝接納了他的諫言,格外開恩,只命判了那人流放。
如此一來,民間聽聞,倒也覺著是一飲一啄,畢竟有不少的民眾很同情那買兇殺楊盤者,得到這般宣判,都覺著朝廷處置很是得當,盡如民意。
又稱讚楊大人不愧為本朝首輔,非但並未徇私,而且心存仁厚。
所以此時也就此“皆大歡喜”的了結。
只是先前境州那邊雪災一事,暴露出了地方官場的種種弊端,偏偏其中擔任境州知府的,是楊時毅的昔日門生,之前朝廷特使前去卻死於非命,據說也跟地方脫不了干係。
這日,內閣向新帝稟奏了此事,趙世禛忖度半晌,對楊時毅道:“這境州的官場眼見爛了,北鎮撫司回報說,連密探都有人暗中盯梢……若是稍微差一些的,恐怕也要栽在那裡了,他們簡直要自立為王。事到如今,愛卿覺著該如何行事?”
楊時毅道:“這件事微臣也該擔責,畢竟境州知府王湳曾是微臣看好的人,卻不料世易時移,為今之計,或許該召王知府進京申飭。”
趙世禛笑道:“跟你無關,你保舉他的時候他還是好的,只是大概是‘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朕也想召他進京,就怕他仍舊想法兒抗旨不尊,何況也不止他一個作惡。”
楊時毅瞥他一眼:“皇上覺著該如何行事?”
趙世禛思忖道:“本來想派個你的心腹過去,畢竟同為楊愛卿門下,他不至於過分,行事排程也能方便些,可朕最看好的溫侍郎偏出使了北狄,倒是為難。”
之前溫益卿雖百般拒絕,誰知先帝駕崩,如今趙世禛做主,更是不由分說了,一腳把他跟雪越公主踢了回去北狄,如今偏說這話。
楊時毅不動聲色道:“那不如,微臣親自前去?”
趙世禛微微挑眉,搖頭道:“這如何使得,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愛卿執掌內閣,何等舉足輕重,豈能輕易出京。”
他雖然滿口說“不行”,但是楊時毅何等老練,早就看了出來新帝的意圖,便道:“事情緊急,且又涉及境州要地,若皇上覺著可以,就派微臣為特使,微臣願意請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