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儲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節,楚宮腰,風儲黛,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定起來。
不論如何,她是站在桓夙這邊的。鄭與楚早有齟齬,戰火一觸即發,可她是楚國人,楚國的國君是她的丈夫,不論怎麼對那個人存了一絲不忍心,她都不能動搖。
早在藺華給她喂毒之時,南閣樓近兩年的送書陪伴之情,便已盡了。
她只有桓夙一個人了,這是她最親的人。
桓夙低下眼眸看她,“怎麼?”
“怕生靈塗炭,怕國祚有損,怕你受傷。”孟宓緊緊圈住他的脖子,呼氣如蘭,“夙兒,我害怕起戰火。”
“你以為他會贏麼?”桓夙眼底自信而內斂的鋒芒讓她安定不少。
他的手掌輕撫了下她的背脊,掌心溫軟的肌膚被掂量出曼妙的輪廓,好像又豐盈了不少,他暗暗地想。
很快便又傳來了訊息。
今日上朝,左尹張庸呈了一封傳書。
桓夙沒忘記,他這位肱骨之臣張卿,老家在衛國,在與鄭國毗鄰鍾靈毓秀之處,是村落裡出身的棟樑驕子,可惜衛王無道,重徭役,橫徵暴斂,家中親眷多死於徭役途中,令他寒心,遂攜家帶口,遠來楚國鄢郢。
“大王明鑑。”張庸在衛國老家尚有勢力部署,這些被有心人捉住了不放,一口咬定張庸身在楚國,卻惦念衛國,是兩面三刀、居心叵測之徒。這封佚名的上書,正按了硃砂指印,可惜尚未署名,暫且看不出是誰。
沒想到一貫老實正直的張大人也學會了這些手段。
桓夙暗暗壓了壓唇,“孤有些好奇,張大人的親信竟會出現在衛國。”
張庸跪得筆直,剛正不阿陳詞:“老臣身正,無不可說。老臣搬徙之時,家中有祖傳信物遺漏,因老母年歲已高,事多健忘,是以蹉跎至今才想起,老臣不日前命人取回信物,但下屬暗中發現了一事,故蹉跎了些時日,今日才敢報與大王。”
“張卿直言。”
“老臣的家奴在鄭衛邊境,發現了失蹤已久的鄭公子霽。”
此言一出,四下譁然,早起了私語,徐子楣早前便知道微生蘭歸楚,兩人私交甚好,暗中便多交談了幾句,微生蘭這人料事如神,那日偶然提及,言道公子霽可能未死一說,徐子楣還不相信,畢竟鄭國那兩位公子早已被上陽君的軍隊亂刀砍死,屈辱地懸掛菜市口示眾三日,死相悽慘,令人目不忍直視。
徐子楣心道如上陽君藺華這般心狠手辣之人,公子霽難有活路,是以言辭之間履含疑慮。
但今日在朝堂上聽張庸說來,公子霽竟尚存人間,他驚駭不止。時至如今,才暗暗嗟嘆,他這右尹之位,做得當真不如人。
“公子霽?”桓夙也早認定人已死在堯城叛亂之下,沒想到竟然峰迴路轉,人竟藏在衛國。
張庸道:“然。這公子霽非但沒死,反而被上陽君藏在衛國,已被軟禁。”
桓夙頷首,“依張卿之見,如今的公子霽,孤該如何?”
那張庸雖然耿直,卻也並非愚魯之輩,早已猜到了桓夙的心意,便刻意講話頭還給了桓夙:“大王心中有數,老臣附議。”
這一君一臣公然在朝堂之上打啞謎,眾臣困惑不解,原本不是有人揣測張大人暗中夥同衛國謀逆麼?
沒想到事態的演變到了最後竟變成了——
左相張庸任令尹之位。
自從卜諍之禍後,楚國令尹之位一度空懸,各位大臣本有心爭取,奈何張庸徐子楣珠玉在前,又本是楚國重臣,理應得到提拔,他們便生了退心,可惜大王似乎無心此事。
可如此關頭下,忽然欽封點人為令尹,大王果真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這一舉動成功扇了那奏報之人的耳光。竟無人敢質疑,無人再敢多言一句。
“王上已下令往衛國迎公子霽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