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節,系統逼我考科舉,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吧。這麼護著,到底是為了啥?
小李侍郎是想不通了,不過那邊的皇上對這結果顯然是十分滿意。大笑了兩聲過後,皇上覆又看了佟侍郎和錢尚書一眼:“如何,兩位可有異議了?”
錢尚書耷拉著眼角,沒有再反駁。
皇上樂滋滋地又誇了顧邵兩句,他覺得自己選的這狀元郎真是沒選錯,隨時隨地都能給他長臉面!誇過之後,又道:“那既然你們沒有異議,朕便讓顧狀元留下同你們一道議事了。”
話落,戶部的幾位大人更是滿臉地一言難盡。這大殿中的人,哪個不是身居高位,哪個不是朝堂上的中流砥柱,如今來了這麼一個官場新人,這感覺,彷彿瞬間拉低了檔次。
太叫人難堪了。
只是皇上顯然覺得戶部這幾個,還能更加難堪一點。說完之後,他睨了許久不動的錢尚書一眼:“錢尚書之前不是說得正在興頭上麼,如今怎麼不繼續說了?”
錢尚書忍了又忍,最後嚥下了那口因為顧邵生出來的惡氣,重又開始說了起來。
顧邵一直在旁邊聽著。
上回來太極殿的時候,聖上便有意讓他插手戶部的事,顧邵好說歹說,才讓聖上打消了這主意。當時顧邵是覺得這樣太過顯擺,樹大招風,難免會遭人攻擊。不過長公主這件事過後,卻叫顧邵有了點別的心思。
相比於遭人攻擊,他更怕自己沒有底氣。若是真的做出了實績,那別人想要動他的時候,也勢必會先掂量一二。所以今日之事,顧邵是打定心思要插一手了。
錢尚書說得漸漸忘卻了先前的不愉。
顧邵聽得也極認真。錢尚書說的那些,其實顧邵在書中也不是沒見過,對於鈔法的益處,顧邵自然知道的,他不僅知道,還比錢尚書知道得更清楚。所以對於錢尚書所說,顧邵也只是聽聽就算了,因錢尚書所言,皆是行用鈔法的益處,卻全未提到鈔法的弊端。寶鈔一法,或許在某時可以算作一種妙計,但是顯然,不會是此時,也不會在他們大齊朝。
錢尚書匆匆說完,嗓子已經有些乾啞了。
他說了這麼多,場中除了戶部的人,餘下人等絲毫不為所動。這些年來,錢荒一事已經成了朝廷的心頭大患,戶部也是時常“錢糧不足”,每每哭窮。當然,這也不單單是因為錢荒,戶部那一檔子理也理不清的爛攤子也是一大原因。正因為戶部理不清,所以短短几年的功夫,戶部已經換了好幾位尚書了。
這位錢尚書,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至於錢尚書如今攛掇著要行鈔法,其實也不過是想迅速解決戶部缺錢一事罷了。畢竟,這是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法子。
錢尚書說完之後,掃過眾人一眼,靜等他們的說法。這事已經扯皮了許久了,這些日子是一定要弄出個說法來的。
</div>
</div>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