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6節,系統逼我考科舉,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紅:“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聖上聽嗎?”

皇上一拍桌子,激動道:“聽!”

這個他更愛聽了。

其實不怪皇上如此激動,實在是他身邊的人事,總是太過乏味了,猛然聽到這樣刺激的,怎麼能讓他不感興趣?雖說他是皇上,富有四海,享譽天下,可當皇上也有當皇上的苦楚。當今聖上生來便是太子,先帝在位的時候,為了將太子教導成一個仁善之君,事事親為,哪怕是太子看的書,寫的文章,也從來不曾怠慢。是以,皇上自小便被先帝壓著,讀那些四書五經,被迫學習為君之道,御下之法。哪怕他其實並不是很喜歡,但是誰也不在意他究竟是喜不喜歡。

等到先帝去世,太子變成了皇帝之後,他本以為自己能輕鬆了,結果轉過頭,又落到了王翰林等人的手裡。皇上真是有苦難言。

對於經史,皇上聽夠了,也不願意聽。那日讓顧邵過來講經只是覺得有意思,想跟他多說說話,哪裡是真的想聽他過來講。所以今兒顧邵一過來便拿著書,皇上心裡也是有些失望的。卻不曾想,失望之後,還有這麼一個驚喜等著他。

顧邵說得這些,對於皇上來說,簡直就是推開了另一扇門。

皇上越聽,越覺得有味道。不管是李師師的,還是楊貴妃的,在皇上聽來都是一樣的有趣。

顧邵說完,只覺得嘴巴都幹了,瞧著皇上仍舊興趣十足的樣子,大膽地問了一句:“這些並不是離奇的故事,外頭客棧裡的說書人,也經常說起這些,難道聖上之前都沒有聽說過嗎?”

“你有所不知啊。”皇上長長地嘆息一聲,大抵是有那兩段故事在前,他與顧邵也多了兩份親近,“朕是君,一舉一動,皆受人膜拜。”

多少人盯著他呢,他哪裡能看這些?可要讓他偷偷地看,聖上還拉不下臉來做這樣的事!想著,皇上又看了顧邵一眼:“狀元郎呢,怎麼會看這些?”

顧邵不好意思道:“讀書之餘,總想著要放鬆一二,便看了。”

皇上突然覺得嫉妒了:“狀元郎那兒,是不是有很多這種書啊?”

這話,叫顧邵怎麼應?他只能乾巴巴地道:“也不算多,勉強夠看吧。”

說話的時候嗓音還有點啞,顯然是話說多了。算算時辰,顧邵已經在太極殿待了一個時辰呢。原本早該走的,結果因為又說了兩段故事,吊足了聖上的胃口,所以一直留到了現在。

皇上又看了顧邵一眼,他知道顧邵今兒已經講了足夠多的時候了,若是再不放人家走,只怕就耽誤人家散值了。

皇上自認為是個善解人意的好皇帝,且他今兒又確確實實聽得甚是滿足,便大方地讓顧邵回去了,為表滿意,還特意賞了顧邵一方硯臺。

顧邵捧著那方硯臺,知道自己運氣可真是好得沒話說。

一出險招,竟然對了聖上的胃口,倘若繼續這樣講吓去的話,他似乎也離封侯拜相不遠了。顧邵心中歡喜,一時間自信了許多,連腰桿都挺直了。

他覺得封侯拜相什麼的,應該也不是很難嘛。

旁邊的宮人被放了進來,看到這一幕,心中都有些納罕。這顧狀元,竟然就這麼得了聖上的意了?也是奇怪。

臨走時,皇上為了下回能聽到更多的“經史”,還暗示了一句:“下回狀元郎過來的時候,記得多看書啊。”

顧邵心領神會:“聖上放心,臣必定不負所托。”

眾人再次斷定,狀元郎此次講經史,必定是講得極好了。如若不然,聖上怎麼可能還特意囑咐了一句。要知道,以往給聖上講經史的人,說了一次之後,下回可再沒招聖上待見了。可見這顧狀元是有真才實學了。

眾人目送著狀元郎出了太極殿,心中都感慨極了。

只怕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病樹與爛柯人

舍曼

全家重回八零經營致富

星隕落

玫瑰色著迷

小仲夏

仙子,請溫柔一點

阿珂是個蝦手

穿回來後我成了大佬的心尖寵

泥胖胖

絨花圈套

戚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