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節,系統逼我考科舉,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行。如今猛然被點到名,張炳忠也愣了愣,旋即道:“可否再將這兩份考卷拿來我再看看。”

鄭尚書趕忙將手裡的考卷遞過去。

陳大人也緊隨其後,絲毫不讓。

張炳忠瞧著兩人的態度,又是一嘆,接著才凝神細看起了兩份考卷。這卷子,張炳忠自然是看過的,如今再看,只是想多分出些不同來。

陳大人遞過來的這份,詞藻頗為華麗,行文大氣,足以見此人才學了得,功底深厚。這是一份漂亮的考卷,不論從何種意義上來說。

而鄭尚書送來的那份,貴在實際,貴在腳踏實地。便是後面的策論,也都是言之有物,想來應該是深知民間疾苦之輩。

張炳忠猶豫了片刻,陳、石二人俱是一臉緊張地盯著看。

少頃,張炳忠心一橫,道:“此份最佳。”

鄭尚書伸頭看了一眼,發現張大人心中所想同他一樣。他又看了王翰林一眼,王翰林沖著他微微點頭。

行了,如今三人都點頭贊成,鄭尚書便也不再猶豫,提起筆,在一張卷子上劃了“一”,一張卷子上劃了“二”。

之前猶豫了那麼久,臨到頭來,卻如此的簡單幹脆,乾脆到旁邊的幾位大人都沒有反應過來。

陳大人看到那個“二”字之後,端著一副難以置信的模樣,等到鄭尚書落筆之後,又趕忙上去檢視。

沒錯,他的那份被定成了第二。

陳大人一雙眼睛都瞪圓了,難以置信地盯著尚書大人看。他們禮部推選出來的考卷,尚書大人竟然會幫著別人?

鄭尚書也被陳大人幾個的目光盯得有些不自然,只他並不覺得自己做的有什麼不對。鄭尚書幹嗽了一聲:“行了,頭名已經定下來了,各自去做各自的事兒吧。”

“可——”

陳大人還想再掙扎掙扎,不想後頭的張炳忠忽然來了一句:“這擅治經者易得,擅治生者難得,如今朝廷最缺的,便是務實又有能力之人。辱沒了這麼一位良才,日後再想找一位,可是難上加難了。”

鄭尚書和王翰林也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

陳大人還要開口,張炳忠又堵了他一句:“聖上求賢若渴,今日若依著陳大人的意思,將真正的賢才給壓下去了,來日我等又該如何向聖上交代?”

這話一出,陳大人哪兒還有多嘴的餘地?

爭了一整天的頭名,就這樣被定了下來,平平淡淡,沒有一點波折起伏,眾人散了之後,其實心裡還是有股淡淡的失望。

他們本來還覺得,尚書大人會有一番長篇大論的,沒成想只是這樣的簡單啊。

人散了之後,張炳忠瞧了王翰林和鄭尚書一眼。

剛斷了一件事,這會兒沒人,張秉清渾身洋溢著一股驕傲勁兒:“兩位大人覺得我方才斷得可還行?”

王翰林與鄭尚書對視了一眼,皆朝著張炳忠點了點頭:“有理有據,不偏不倚。”

有了這句,張炳忠便更驕傲了,甚至覺得自己簡直慧眼識珠,沒有埋沒了真正對朝廷有用的人才:“我一早就覺得那份考卷理應是頭名。”

腦子不清醒的才會在那兒爭來爭去,如他這般眼明心亮了,一眼就看出誰更勝一籌了,張炳忠喜滋滋地想著。

而王翰林,在這之後便沒有說話了。他在想,方才那份考卷,他瞧著也甚為眼熟,不是內容眼熟,而是風格眼熟。

這個念頭劃過腦海後,王翰林只是微微地笑了一聲,接著又恢復冷靜。

貢院裡的小波瀾,外頭絲毫不知。

在外人來看,這幾日的功夫一晃而過,不多時便到了放榜的日子。

直到放榜的當日,各大賭場裡還有人不斷地下注。只是這些日子不知怎麼回事,眾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然不是人

煙波江南

他難馴

初棠

七零甜寵:嬌寶帶空間撩糙漢生崽

梨星兔紙

青蓮之巔

肖十一莫

之南,之南

沉闇

小美人魚靠做飯制霸娛樂圈

牙白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