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名赫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5章 出征流寇,明末最強釘子戶,兇名赫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溫越總覺得這張地圖看起來有些抽象,非常粗糙,如果按照地圖行軍,很可能會迷失方向。
但至少,有地圖總比沒有強。
“從開封到汝州有五百里的距離,為了賊人可能圍點打援,在下覺得大軍應該先到郟縣集結,將糧草輜重儲存在那裡。”
陳伏湧建議道:“而開封到郟縣這隻有四百里的路程,如果快速行軍,先鋒部隊可以在五日內到達,隨後大軍主力以及和糧草輜重,也可以在七八日內到達。
“等全軍集結完畢,糧草充足,就是對汝州的流寇發起猛烈的攻擊的時候了。
“從郟縣到汝州只有百里的距離,如此短的距離,我們不必擔心流寇會截斷我大軍之米糧供應。
“而即便先鋒部隊,先遇到流寇攻擊,我大軍也能快速支援。”
溫越思索片刻,微笑道:“便如此言吧。”
……
當天,溫越就跟隨陳伏湧入開封府拜見河南巡撫李風弦,領了命令,並辦理了相關公文。
一日後,溫越與河南副總兵陳伏湧一起舉行誓師儀式。
出征前,巡撫李風弦帶領開封府的所有官員前來送行,還有當地士紳前來犒賞三軍,場面十分隆重。
除了留下朝安領著一些輜重兵,留在朱仙鎮,保護營地內的糧食和銀兩外,其餘的青牙軍全部動身。
陳伏湧也率領他的總兵營全力出動。
其總兵營包括軍士和家丁在內,約有兩千五百人。
另有近兩千民夫負責運送輜重。
人數加在一起過萬,算得是氣勢磅礴。
行軍路線是從開封出發,經過蔚氏、禹州,最後到達郟縣。
崇禎二年十一月十二日,禹州境內。
刺骨的寒風吹打在臉上,讓人感到極其霜凍。
這個時候,已經算是後世的十二月。
而河南這一帶的寒冷程度並不亞於京師北方之地。
所以,行進中的軍隊,許多人把頭和臉都裹得密密嚴實的,用來抵禦嚴寒。
放眼望去,四周荒涼無人。
只剩下殘垣斷壁和路旁的累累白骨,一路上的景象令人感到淒涼。
剛開始從開封、蔚氏出發還好。
但繼續往西走,溫越又感受到了當初在順德府、廣寧府等地行軍時的那種荒涼感。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旱災和蝗災的影響,導致莊稼歉收,百姓生活困苦。
其次,由於流寇的頻繁襲擊和兵匪的反覆清理。
這一帶的村莊幾乎被摧毀殆盡,很難找到一個倖存的村莊。
能夠完善下來的,要麼是有著圍牆的城市和縣城,要麼是靠山靠水有著天然保障,還聚集在一起的大村落。
這些地方通常都有堅固的防禦設施,如深溝、密林和高牆。
甚至有些寨子的牆壁厚度,不亞於當地的縣城和州城。
這些大村大寨,通常是由當地的豪強或大家族建造的。
他們在亂世中尋求自保,經常在流寇、官兵之間來回當牆頭草,以維護自己的家族為首要考慮。
河南地區的地形,還算平坦,一馬平川。
放眼望去,全是平原和黃土。
四周寂靜無聲,連樹木都稀少。
冷風夾雜著雪花迎面撲來,使得周邊更加淒涼和空曠。
“溫將軍,按照現在的大軍速度,我等今天便可以到達郟縣,所以不如讓軍士們好生休息一下,連續行軍多日,他們多是疲憊不堪了。”
陳伏湧聲音從旁邊傳來,打破了四下的寂靜。
溫越轉過身來,看著身邊的陳伏湧,發現他的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