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橘一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節,涼州詞,青橘一枚,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是節度使大人帶來的人麼?”
馮駕忍不住掩面輕笑,自己被人誤會是護衛或小廝,倒是頭一遭。不過這姑娘家中是做生意的,看人先看衣著,倒是情有可原。
他盯著那件青袍開始仔細端詳,難道這件衣裳就那麼入不得人眼麼?
看了半天,果然發現這件袍服的邊角已然磨損不少,胸膛及下襬部分也開始有些脫色。
馮駕揉揉額頭:如果被柳玥君看見,這件袍衫只怕是非得扔了不可……
大名鼎鼎的榮國夫人柳玥君,是元帝胞兄,康王爺的兒媳,也是馮駕的先夫人榮月郡主的嫂嫂。榮國夫人柳玥君的兒子李霽俠,作為康王爺一支的獨苗,他便是馮駕口中的康王世子。
李霽俠是元帝正兒八經的侄兒,也是馮駕的姑侄,他身上流的是最高貴的皇族的血,卻是由馮駕一手養大的。
只是這皇帝的侄兒,怎麼卻得由馮駕來養,卻是有些原因了。
都說皇帝的權力至高無上,可是皇帝的權力也是靠一個個得力的權臣支援和鞏固的。對元帝來說,馮駕便是這樣權臣。
以元帝的實力,他並不足以獲得他的帝位,他有實力更為強勁的兄長梁王距離皇位比他更為貼近。
康王爺一直是元帝需要力保的一支,他是元帝用以掣肘梁王的重要力量。可是康王在駐守安東府時,遼人作亂,康王李渙當仁不讓披掛帥兵迎敵。無奈遼人善戰,不及半月便席捲整個安東都護府,全靠朝廷後來派出馮駕的三十萬大軍增援,才終於平定了安東之亂。
戰火紛飛中,遼人攻入了安東府,康王府損失慘重。遍體鱗傷的康王府一夜之間血脈盡斷,還是馮駕浴血殺出一條血路,好容易在康王府一方殘破不堪的地窖中救出了緊抱小世子李霽俠的柳玥君。
彼時馮駕北上保安東,他的髮妻,康王的么女容月郡主正值生產。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容月難產,在元帝眼皮子底下奮力掙扎兩天兩夜後,母子雙亡。
康王爺李渙一夜之間失了兒子,再失女兒,巨大的哀痛加上劍傷沉重終於一病不起,被元帝接回京城照顧,這一躺便是十數年。諾大一康王府如今便只剩了小世子李霽俠,與他的母親柳玥君。
元帝哀痛不已,康王不僅是他同母的兄長,亦是他的左膀右臂。為了康王一支最後的血脈,也為了他自己,在元帝鄭重的安排下,馮駕接手了康王爺遺留下來的這最珍貴的一絲血脈。
這其實也是元帝最無奈的法子,女婿是半子,馮駕也算曾經是康王一支的人。康王倒了,元帝少了一條胳膊,他需要將馮駕這種權臣緊緊鎖在他身邊:
彼時他才即位,北邊遼人打,南邊有兄長梁王盤踞最富裕的江南三道,開始蠢蠢欲動。榮月薨逝,與馮駕失了姻親的聯絡,便用親情來纏住他,效果也是一樣。
只是李姓是皇姓,馮駕可以三叩九拜跪地祈求自己入贅皇家,元帝卻不敢讓李霽俠真的改姓隨了馮駕姓馮。
於是馮駕被元帝在他姑父的身份之外,又賜予了“仲父”的稱號,為了彰顯此事的重要性,元帝為此還舉行了非常正式的類似民間拜義父的儀式。
就這樣,康王一派總算走出了陰霾,馮駕,也終於多了一個姓李的小尾巴。
雖說政治因素向來都是皇帝調整皇室關係構成的最重要因素,但馮駕不在乎。他沒有盡到女婿應盡的責任,欠康王太多,替康王照顧孫子是他的責任。
儘管李霽俠是別人家的兒子,但頭頂著姑父兼“仲父”的稱號,再加上馮駕胸懷對榮月郡主濃濃的歉意,連帶對李霽俠也另眼相看了。馮駕真的將孤立無依的李霽俠隨時隨地帶在身邊,給他無微不至的關懷。普通人家對兒子付出了多少愛,馮駕對李霽俠的投入,絲毫不比親生的父親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