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橘一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節,涼州詞,青橘一枚,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亂,西番王的五個兒子帶兵平亂,年僅十六歲的小公主艾沙主動請纓東進大唐,只求大唐天子能出兵相助一二。
西番才歸附大唐不久,如今鬧災,大唐皇帝除了派出個長史去西番王庭動了動嘴皮子,表示了一下慰問,對西番王國土上的戰亂竟權當沒看見!西番王心裡苦啊,派出自己最珍愛的女兒艾莎覲見唐王,只求元帝別再裝瞎了。
值此戰火紛飛的時節,派出公主做特使其實也是西番王無奈之舉。西番王是準備貢獻出自己的女兒了,只要元帝派兵,艾沙就任憑元帝處置了。
艾沙是女中偉丈夫,她明白自己家園的現狀,清楚親生父親的困境,她主動提出讓自己入唐,為西番國爭取生路。於是艾沙開始北上,經由涼州西進。可是不幸的是,艾莎在快到垬門關時遭遇了叛軍,隨行軍士被打散,全靠貼身侍衛拼死將她送至垬門關,垬門關的守軍得知她是西番王庭的公主後才送往涼州城來的。
艾沙知曉如若沒有馮駕,今日,她就非得要變成那西番流民芸芸眾生中的一員不可。於是,見到涼州節度使後,她就開始極力討好馮駕,希望馮駕能送她去京城。馮駕當然十分願意送西番公主去見元帝,可是這女子被救下的時候,身上什麼東西都沒有,諸事全憑一張嘴,要馮駕幫她,還得讓馮駕能首先判定她是公主才行。
在得知侄兒馮予與李霽俠爭執,馮予流鼻血甚猛後,馮駕著急回家處理家務事,雖然尚不能肯定艾沙是否是“公主”,馮駕依舊將她帶回了馮府。
原本是一樁頂正常的公務,卻因為艾沙那傾國傾城的容顏變得愈發耐人尋味。艾沙竭盡全力地討好馮駕,聽唐紀說,自艾沙第一天來到節度使府衙,這小姑娘便不離馮駕身側。此女能歌擅舞,討好賣乖更是駕輕就熟,不多時便引得馮駕言笑晏晏,和柔恭順。
柳玥君經歷過無數次的“腥風血雨”,可是沒有哪一次能比得過這一次形勢嚴峻。
馮駕幾乎隨時都將艾沙帶在身邊,不僅在馮府替她安排了院子住,就連去節度使府衙公幹也要將這女子一併帶去。
聽李霽俠的反饋,馮駕很信任艾沙,他讓艾沙參與進了他在西大營建西番流民聚居區的工作。
艾沙熱情又充滿活力,她積極響應馮駕的一切號召。她告訴這些流民,她是西番王的小女兒艾沙,她是專程來涼州看望他們這群深受戰爭迫害,被迫離鄉背井的西番國子民的。艾沙的自我介紹真摯又極具煽動力,這讓一干流民無一不動容,他們眼含熱淚,伏地高呼,西番王必勝,艾沙公主必勝,西番國必勝!
艾沙不知疲倦地與那些周身散發著惡臭的西番流民在一起交流,應該怎樣在這蒼茫的荻臺草場開始全新的與漢人相處的生活。她告訴這些從未有過定居生活的西番人,他們應在節度使馮大人的帶領下,拋棄馬鞭與帳篷,學習漢人先進的農耕文化,學習種青稞,種高粱,種小麥。
聽李霽俠說,艾沙是第一個身體力行參與進軍戶們種植活動的西番人,她同漢人的農家姑娘一起去地裡幫著收割高粱。高粱不像別的,高粱身量太高,只能等男子將高粱收割下來後,她便同漢人姑娘一起坐在空地上搓揉拍打高粱的穗,給高粱脫粒。
艾沙太過投入,一天下來,她那從未經過農活的纖纖玉手早已磨出了水泡,身上也因飛揚的粉塵發出了紅疙瘩。這讓馮駕感動又心疼,十萬火急將馮狀喚去,帶了十多名僕婦丫鬟,專門貼身伺候艾沙沐浴更衣。
柳玥君忿然!
她想,能有如此玩轉男人的手段怎會是公主,歡場女子怕還差不多,連苦肉計都用上了。這艾沙自稱是要去京城,可看她討好馮駕的架勢卻更像想做這節度使夫人。此等欲擒故縱的手段,柳玥君可是見得多了。只不過這自稱艾沙的女子如此有能耐,哪怕她明日自稱是西番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