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橘一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節,涼州詞,青橘一枚,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兒……母親跟你說的話,你都聽清楚了嗎?蕊兒,蕊兒?”
耳畔迴響著王氏的呼喚,薛可蕊陡然回魂,發現自己的母親不知什麼時候坐到了自己跟前,望著自己一臉擔憂。
“啊……娘……清楚了。”
“真的?”王氏死死盯著薛可蕊的臉,“你在想什麼?”
“沒,沒想什麼!”薛可蕊把腦袋搖成了撥浪鼓,回答得斬釘截鐵。
面前出現一碟金黃的油潑糖果子,王氏淡淡地衝她囑咐:
“聽清楚了就好,那麼你把這碟糖果子吃了,再喝點水,嬸嬸好替你上口脂。上完口脂後就不許再吃喝了。”
……
不多時,有婢女急匆匆來報,夫家來人催妝,迎新婦了。
李霽俠的催妝人馬很浩大,足足有百餘人。有人負責吹拉彈唱,有人負責吟詩作對。催妝的隊伍在薛府外表演了樂器,又表演歌唱,表演了書畫,還吟詩無數。
可是孃家姑娘們就是不滿意,不肯開門,薛可蕊也不想開門,如果可以,她寧願讓這幫催妝的一輩子表演下去。
直到王氏遞過來一張寫著七言古絕的紙條,並告訴她這是李霽俠親筆題寫的,薛可蕊的臉上終於浮出來一絲應屬於新嫁娘的笑:
“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陽臺近鏡臺;誰道芙蓉水中種,青銅鏡裡一枝開。”(說明,賈島)
薛可蕊雖是商戶出身,所念過的書卻絲毫不遜色於京中高門貴女。她甫一接到這首小詩便喜歡得緊。都說七絕難寫,當下許多文人律詩寫得很好,七絕卻一般。這首小詩韻度悠遠,朗朗上口,又喜氣洋洋。
讀著這樣一首讓人如沐春風的催妝詩,不久前瑞芳樓那場讓人猝不及防的斬首行動也顯得沒那麼可怕了。
薛可蕊揚起盈盈的笑眼望向自己的母親,王氏竊喜,暗道女婿總算沒有吝惜展現一點他的男兒魅力。沒有發達的四肢,有發達的頭腦一樣可以捕獲芳心嘛!
薛可蕊蓋著紅蓋頭,被自己的兄弟薛戰背至府外。鞭炮聲震耳欲聾,鑼鼓喧天,嗩吶嘶鳴,就算是近在咫尺也得要靠喊,才能聽清楚身邊人的說話聲。
透過蓋頭的空隙,薛可蕊看見自己被送上了一頂八人抬的錦繡火鳳流蘇轎,轎身遍繡火鳳流雲紋,金燦燦的絲線幾乎就要閃花薛可蕊的眼。
為慶賀今日的盛典,馮府擺出了足足九日的流水席供人隨意享用,數十里的紅妝,馬車從街頭排到街尾,井然有序,迎親的青石路旁撒滿了花瓣,滿城的樹枝上亦掛上了飄逸的紅綢。
一路上薛可蕊都聽見有路邊的婦人在驚呼:
“嘖嘖,看那轎門頂的南珠,得有人拳頭大了吧……”
“聽說節度使大人花了逾萬兩銀,就只為迎娶這新婦,薛家老爺可真是揚眉吐氣了……”
薛可蕊低下了頭,無論如何,心底暗暗泛起的絲絲暖意的確不容忽視。
薛家不缺錢,雖說以婚嫁的開支來度量新娘的身價有些過於俗氣,但馮府對她的重視,透過這炫目的奢華可見一斑。馮家如此重視自己,與李霽俠對自己的喜愛密不可分。想來自己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人,能得李霽俠的青眼,確實應該感恩戴德才對。
圍觀的百姓太多,迎親的隊伍走了許久,好容易才在吉時之前趕到了馮府。
薛可蕊著鈿釵禮衣,華美繁複的絲緞絹紗層層疊壓,外罩寬大的廣袖上衣,雍容又華貴。她在喜娘的攙扶下邁步下轎。有禮官上前,單手執鬥,內盛谷豆錢果等物,望門而撒,引得一眾孩童瘋搶,馮府門外歡呼聲不絕於耳。
眼前探過來一條紅綢,薛可蕊拿住了,便被人引著往前走。
來人看不見模樣,只看見大紅的袍角,墨黑的長靴。薛可蕊知道,那是李霽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