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橘一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節,涼州詞,青橘一枚,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薛可蕊及時閉上了嘴,四周一片靜默,一種讓人無比尷尬的氣氛,在秋鳴閣方圓數十丈的範圍內迅速氤氳堆積。薛可蕊發現無論她怎麼說,這都是一件極其容易讓人產生無限遐想的神秘又悲哀的故事。
“兒啊!你還同她說那麼多幹什麼?”
身後傳來柳玥君悲憤的吶喊,她直挺挺自地上站起身來,衝著望向薛可蕊滿目柔情的李霽俠瞪大了她通紅的淚眼。
“俠兒,跟娘走!我們走——”
第六十二章 戰車
秋鳴閣的晚膳又恢復到了從前楓和園的標準, 五個葷菜三個素菜, 一份小吃一盅湯。
薛可蕊抹抹自己圓溜溜的肚子,愜意地砸吧了一下嘴。
她知道今天自己吃到肚子裡的佳餚, 門口威風凜凜的護衛,都是馮駕用什麼換來的。
她對馮駕懷有深深的敬意,她深知為了自己馮駕承擔了來自柳玥君的全部壓力, 甚至未來或許還會有更多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
馮駕是好人, 薛可蕊也不想給他增加負擔,可是她也沒法了。她覺得自己陷入了一個怪圈,一個令她左右為難,進退維谷的泥潭。不管她做什麼,不做什麼,哪怕對李霽俠與柳玥君百依百順,言聽計從也有可能讓自己陷入新的漩渦——
比如前幾日的上香。
她只是愧對“被自己克了”的李霽俠, 才遵從了柳玥君的心願, 然後換來了今日馮府的雞犬不寧。
心內是深深的疲憊,薛可蕊知道, 柳玥君和李霽俠都認為, 他們各自皆受到了深深的傷害, 她能理解柳玥君看見馮駕派出拱衛秋鳴閣的兵士後的絕望,也能對李霽俠隔著重重盾甲對自己喊話的辛酸感同身受。
可是她又何嘗不是遍體鱗傷?回想起自己在靈鍾寺的驚心動魄, 若不是馮駕出手救了她, 她怕是早已不在人世了。
在這水深火熱的馮府, 薛可蕊發現自己想要活命, 一味順從、討好柳玥君與李霽俠似乎反倒會適得其反。或許因為自己不是薛可菁,柳玥君與自己之間橫陳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從前自己以為可行的,李霽俠的愛壓根兒靠不住,每一次的不幸都因李霽俠而起,反倒是馮駕,每一次的脫困皆是因他出手。
馮駕以他對忠義、仁愛的理解、以審判者的眼光審視柳玥君、李霽俠與薛可蕊的婆媳、夫妻關係。他不會無理由站在柳玥君與李霽俠的一邊,也會客觀判斷薛可蕊的利益訴求。他就像馮府永不知疲倦的裁判官,在外斷公務,在內則用這同一套處事標準斷家務。
薛可蕊知道,馮駕是最希望這個家和睦的人,他無慾無求,只求康王一脈能發揚光大。他全心全意地對待柳玥君和李霽俠,也全心全意地待她,薛可蕊。
馮駕是天生的衛道者,他的盡忠盡職、勤勤懇懇,薛可蕊看在眼裡,感念在心。他很辛苦,在外同那契丹人打,回家同柳玥君鬥。薛可蕊想:裡外不是人,費力不討好,說的就是他這種人吧……
如若馮駕像李霽俠那般,對薛可蕊這一“外來者”的所思所想視而不見,一味只維護那柳玥君,他或許還能輕鬆些。就像從前薛可蕊未過門時,馮駕分明就是康王府的一切,與柳玥君相處也甚和諧。現如今他也要替薛可蕊發聲了,馮駕與柳玥君的離析與決裂,薛可蕊肉眼可見。
薛府的人多,薛可蕊自小便明白家務事沒有對錯,沒有奸忠,有的只是人情感的抉擇:
就像從前在薛府,仰仗薛恆的愛,薛可蕊便能通吃薛府。現如今來到馮府,馮駕那明辨忠奸的衛道士精神,竟成為了薛可蕊意料之外的,安身立命的最大保障。
馮駕是強大的,但他也有一個最大的弱點,便是不明白家務事不能談對錯,不能辨忠奸。不過也正因為如此,薛可蕊才有了今日求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