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翊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三站 重慶,我被大獎砸中了,張翊可,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走在重慶的老街上,林薇腦海中總會浮現李榮浩的那首《老街》。一張褪色的照片\/好像帶給我一點點懷念\/巷尾老爺爺賣的熱湯麵\/味道瀰漫過舊舊的後院\/流浪貓睡熟在搖晃鞦韆\/夕陽照了一遍他眯著眼\/那張同桌寄的明信片\/安靜地躺在課桌的裡面···
除了充滿浪漫氣息的龍門浩,還有不容錯過的下浩裡。
下浩裡其實是和龍門浩老街連線在一起的,只不過龍門浩在東水門大橋南側,下浩裡在北側。下浩裡的前身是被重慶人熟知的下浩老街。曾經的法國永興洋行、武昌中華大學舊址、合記堆店、白理洋行、溫家院子、新華信託儲蓄銀行和中國銀行國際部舊址等老建築均彙集於此。如今,已經成為新晉藝術家的天堂。
從這裡可以看到重慶的地標建築來福士,也能看到一架架的航班從頭頂飛過。下午時分,幾乎每分鐘都會有一架飛機, 重慶這座城市的交通要塞職能,可見一斑。
夕陽西下,牆上的剪影,牆角的綠植,安靜的街巷,如此和諧的述說著歲月靜好。林薇希望時間可以停在此刻,希望記憶永遠保留這段感覺。
順著一連串的吆喝聲,林薇一行走進了一家壩壩茶館。壩壩茶是西南地區的特色,在重慶 喝茶, 永川秀芽、巴南銀針,沱茶、老鷹茶,品類繁多,再配上瓜子、麻花等小吃,就是安逸的生活。
夜晚站在洪崖洞上,看對面嘉陵江的夜景。
夜景,是一個城市最性感的一面。 重慶的夜景,性感之處就在“從上帝的角度俯瞰人間”。由於山城地勢的原因,很多光影都“流動”在林薇腳下,所以有一種“望人間”的感覺:腳下的人間,燈火通明,而他們在九霄雲上,靜觀繁華。
黑夜裡,嘉陵江千廝門大橋的那束光帶,更是一絕。就那麼突然地撕破黑夜,從一片混沌中駛來。愈來愈近時,除了腳下的共振外,似乎還能看清乘著光束飛翔的,一張張臉。
第二天天亮時分,林薇迫不及待起床,在光下,終於看清了昨晚的一切。原來重慶真的是一個魔幻之城。
山疊著山,房子“壓著”房子。當你以為已經到達地面時,你的下面竟然還有一條熙熙攘攘的老街。當你以為已經到達最高處時,抬頭髮現,原來自己又處在另一層空間的入口。
今天,林薇一行開車前往武隆天坑。由於出重慶市比較早路上沒有堵車,開車三個小時就到了景區。
重慶武隆位於中國的西南部,這裡有一個令人歎為觀止的自然奇蹟——天生三橋。天生三橋是一組層巒疊嶂的石橋,由神奇的地質力量形成並橫跨在綠水青山之間。它被譽為世界上最壯麗、最古老的天然橋樑之一,是中國的自然遺產,也是人類智慧和大自然的傑作。
千百年來,天生三橋一直是重慶武隆地區的標誌性景點,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和攝影師前來領略它的壯麗和神秘。這三座橋分別名為天生、人造和相思,每座橋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故事。
武隆 最出名的應該是當初《 滿城盡帶黃金甲》電影裡的這個驛站了。
天生橋位於三橋的中間位置,是最大最長的一座。它跨越在一條寬約50米的溪流上方,橋身長約近300米,高約200米。由於長時間的地質作用,天生橋呈現出曲折多變的形狀,彷彿是大自然雕刻的“萬丈巨蟒”。
景區的建設非常人性化,一路走下來都是下坡路,轉角處也都有休息的長椅,並沒有覺得很累。還建設了很多的觀景臺,避免拍照時把路堵上造成擁擠。
在天生三橋的青龍橋的坑底院有一座座青瓦灰牆的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院落前掛著的燈籠上寫著“天福官驛”四個字。
該驛站始建於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地處“鑽天鋪”和“白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