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翊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一站 臺灣,我被大獎砸中了,張翊可,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邊。林薇一行看到許多遊客慕名而來吃豆花,可自行選擇新增紅豆、珍珠或花生等配料。就開始排隊購買。
豆花口感比較稠,偏甜一些,還是很好吃的。
林薇覺得臺南很適合騎著機車在大街小巷穿梭,用雙眼去感受這座城市裡光陰拂過留下的痕跡。它有一種閒適卻又優雅的感覺,像一本老舊故事書,掀開扉頁,撲面而來的是歷史沉澱過的味道。
還有一個神奇的點心叫——赤崁棺材板。
據說在三四十年前,臺灣有一位姓許的師傅,他品嚐了一種名叫\"雞肝板\"的點心後,覺得口味很特別,於是回家研究改良,終於製成了一種令他更加滿意的點心。但如何給這種點心取個新的名字呢?他想來想去沒想出來。有一天,他忽然發現新的點心怎麼看怎麼像棺材,於是就決定命名為\"棺材板\"。
這家古早味濃郁赤坎棺材板老店位於國華街邊小巷子內,開著導航走到巷口不認識路了,問了本地人才找到。點了店內的招牌的棺材板,另外還點了鱔魚意麵和蛋包飯,好吃又頂飽。店內還有麻油豬肝等臺南特色小吃,都挺不錯的。
在臺南住了一晚,第二天下午準備出發前往高雄 ,午飯選了路過的一家度小月擔仔麵。臺南百年傳統小吃的代表,無人不知的“度小月”。林父覺得除了份量有些少,其他都還挺好的。
臺南至高雄的火車是區間車,只能是到了火車站再買的。現場買的車票跟在便利店列印出來的不同,很小巧的一張。
在高雄 ,出門的交通工具除了雙腳、單車、機車這幾種選擇之外,還可以搭捷運,也就是地鐵。
為了出行方便,林薇一行人在七仔買了高雄 一卡通,還是特供的史迪仔版!非常可愛!!
沿大勇路步行至藝術特區的路上,街邊的路標都很有藝術感,一眼就讓人心有底,離目的地駁二藝術特區應該不遠了。
“駁二”意為第二號接駁碼頭,原為港口倉庫,後改造成為藝術特區,保留了斑駁的鐵門與裸露的水泥牆表面,展現出港都的原貌。駁二藝術特區吸引不少觀光客、創作家駐足,藝術區不定期會舉辦不同的主題展覽,對文藝青年而言,這是一個來高雄必去的景點。
外牆上有各式塗鴉,雕像,充滿了藝術氣息,幾個小朋友激動的互相拍照。
園區內有許多舊擺設和雕塑作品,還有過去的蒸汽機車和火車鐵軌等。
這裡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地方,不僅僅是風景,包括鐵道文化,雕塑文化,牆壁文化,每一個角落都能透露出藝術的氣息。
附近的草地上也擺放著不少奇形怪狀的雕塑作品,在這裡散步,林薇感覺整個人都充滿了藝術氣息。
中午一行人去吃鴨肉珍。這裡的肉燥鴨肉飯,真的好好吃,用的是東北米,鴨肉肥而不膩,淋上店裡特製的蘸醬,真的吃了還想吃。
一行人穿過西子灣,路過這個打狗英國領事館,介紹說是臺灣第一棟建造完整堅固的洋房,洋樓建在一個小山丘上,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西臨臺灣海峽,是貨輪出入高雄港的必經之路,東面對著高雄市,可以俯瞰高雄市區和港口。
大家騎車到鼓山渡輪站,要過去旗津半島得坐輪渡。
旗津燈塔為臺灣本島上的第二座燈塔 ,塔角為八角形,有陽臺可供遠眺高雄港全景。
後來還在炮臺附近眺望了遠處的心型旗津海水浴場,還看到了非常美的日落。真的是很完美的一天。
晚飯一行人在旗津島隨便一家大排檔搞定,路過買了冬瓜茶,良心商家,一杯頂一天飲水量。
河邊有個香蕉碼頭,原名為香蕉棚。它的名字由來非常有意思,50年代臺灣香蕉大量出口日本 ,當時自各地運來的香蕉幾乎全由高雄港包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