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翊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四姑娘山的魅力背影,我被大獎砸中了,張翊可,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一大早林薇一行開車前往畢棚溝景區。
畢棚溝位於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樸頭鄉境內,國家4A級景區,地處國家級人與自然保護圈——米亞羅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域,是四姑娘山的北麓,也有人說它是四姑娘山的背影,距離成都198公里,景區縱深約45公里,寬約4公里,海拔高度在2015-5922米之間,屬山地立體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1c,空氣汙染度為零。
畢棚溝以其優美的自然風光、完美的自然生態景觀、優良的生態環境著稱。景區內有原始森林、溼地、沼澤、高山湖泊、沙灘、瀑布、冰川、雪峰。
從都江堰出發,過了紫坪鋪水庫,再穿過長度4106米的紫坪鋪隧道,一出隧道口便進入汶川境內,接著再不停進入各個隧道,每出一條隧道又是另外一番不同景象,算了一下通往汶川路上經過了十多條隧道,而且大部份都是四五公里的長度,如此多的隧道需要耗費多長時間和資金,可見建築工程浩大,感嘆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林薇一行途經汶川映秀,幾人心中都無比心酸,這裡是512地震震中的地方,那年那刻這裡曾經地動山搖,山崩地裂,讓眾多人撕心裂肺。如今這裡,路好走了,原來光禿禿的山上已經長出植被。途中隨處可見地震和泥石流留給大山的痕跡。汶川人民有了新生活,希望他們都能忘記過去傷痛,勇往直前。
過了理縣不遠,不知不覺便進入了理縣米亞羅紅葉區。
米亞羅,藏語譯為“好玩的壩子”,位於理縣境內,地片岷江雜谷腦河谷地帶,“雜谷腦”是藏語“吉祥”的意思。每到秋季,景區內的楓樹、槭樹、樺樹,鵝掌松、落葉松等漸次經霜,樹葉被染成綺麗的鮮紅色和金黃色。此時,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它是藏在深山人未識的中國面積最大、景觀最佳的紅葉風景區。金秋時節,萬樹奼紫嫣紅,爭奇鬥豔,美不勝收。
畢棚溝原始生態區位於米亞羅景區內,主要景點分佈在海拔3000米左右,一般人不會有高原反應。但是林薇還是準備了手持氧氣,以備不時之需。罐溝內紅葉規模為米亞羅之最,主要分佈在山腳和半山,海拔落差大,在1600米左右。聽聞畢棚溝紅葉一般從每年的9月底開始到11月中旬,持續近兩個月的時間,它與其它紅葉區相比 ,景觀更為豐富,有高原湖泊和冰川雪山與其相依相伴,使畢棚溝景區更為迷人壯觀。整個畢棚溝有82個自然景觀,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遼闊的600多平方公里的範圍內。
因為林薇一行在7月底到的這裡,所以紅葉還不是很多,但原生態的大自然美景還是相當不錯的視覺體驗。
將近中午時間,林薇一行在理縣樸頭鄉停車吃飯,每個山頭都是五彩斑斕的顏色。
飯後直奔畢棚溝景區,正值旅遊旺季,畢棚溝停車場全部停滿私家車和旅遊大巴,還好不是週末,要不然人更多,擁擠程度不堪設想。
進入景區大門,排隊乘坐景區觀光車(大巴),這是務必消費的專案,否則無法上山。 從景區大門到山上的上海子接待站大約有30公里的盤山路,全程都是在不斷爬山,特別佩服開觀光車司機的技術,在盤山都能開得又快又穩。
林薇一進山就被震撼了,山峰疊嶂,碧水藍天,美不勝收!
隨著海拔不斷攀升看到的風景越來越美,大家的心情也自然越來越美!整個車上的遊客們都忍不住拿出手機拍個不停。
觀光車行駛四五十分鐘後終於到達上海子接待站,海拔3575米。好在大家目前都沒有出現高反現象。
來到上海子接待站排隊坐電瓶車,避開週末來遊客不算特別多。溝內上山就兩站,每站4.5公里,全長9公里,單程徒步9公里需要花三四個小時,還不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