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傾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回 本明和尚,劍如夕,墨傾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顧暘奔過前方屋角,徑直撞倒了三兩個外國傳教士,匆匆扶起一個人,便又在巷口橫衝直撞幾個衚衕,也未見偷馬賊的身影。

他邊扶著牆擦汗,邊看向兩隻腳底,好在練功多年,腳繭頗厚,一時只是磨紅,並未出血。

他正拍腳底上沙塵時,耳邊咯嘚咯嘚踏起馬蹄聲,便趴在牆角探頭窺去,只見不遠處一個紅袍人,戴著頂黃氈笠,駕著一匹白馬,正朝這邊走來。

顧暘忙閃身在牆後,屏氣凝神。

只聽得馬蹄聲漸漸走近又漸漸放慢,馬頭越過牆沿半個身位時,顧暘縱身躍起,一腳踢去,那人慌忙側身躲過,卻也倒撞下馬來。

那白馬長嘶一聲,踏出幾步。

顧暘見此馬性烈,才發覺這不是他的白馬。

“哪裡來的小賊,驚殺俺也!”那人爬起身來,拽了拽紅袍,嘴中罵道。

顧暘定睛一看,這人手裡拿著帽子,窪目橫眉,怪鼻方唇,三十多歲年紀,露出頂禿頭,原來是個和尚。

“小弟把大師錯認成了偷我白馬的賊,見怪了。”顧暘忙掬手道。

“無妨無妨。”那和尚鐵青著臉笑道,“你去便是。”

“大師寬宏,多謝了。”顧暘再掬手,轉身便走。

那和尚見他走出數步,右掌運力,便朝顧暘後心猛擊過來,欺到他身近,卻似看到了什麼,大驚之下急忙收手。

顧暘卻是一面走,一面提防,只聽得身後風聲呼呼作響,便把步子一紮,反身右掌擊出,拍中那和尚左肩。

顧暘頓感那和尚肩頭堅硬如石,又見他收手退讓,也慌忙卸力,卻見那和尚不痛不癢,肩頭一聳,只感覺一股浩蕩的勁力噴薄而來,把他逼退了數步,一個踉蹌便要摔倒。

顧暘忙在瞬息之間伸出左掌,按住地面,在這土粒四旋中撐住了身子。

“好!好!”那和尚鼓掌大笑,“本以為你是同往梅拳派的,不料是俺門中人。”

顧暘一愣,便道:“大師何出此言?”

那和尚笑道:“憑你剛才這一腳、一掌的路數,柔中帶剛,剛中帶柔,除卻俺蓬萊門人,便是武當派了,都可算得一家。舍此以外豈再有人貫通?”

顧暘又喜又愕,急問道:“蓬萊門……你莫非是本明師兄?”

那和尚微笑道:“正是。”

顧暘驚喜萬分,剛要下拜,忽然想起蓬萊門人可道可俗,但決計無僧,更兼不知他武功路數,猶豫起來,身子便停住了。

那和尚見了,笑著搖頭,便在原地大袖揮舞,此行彼躍,如分身幻影,片刻之間沙塵滾滾。

這一招顧暘卻認得清。

蓬萊派雖是武當派分支,卻自有一套獨門秘技,名為“八仙過海”,乃是取材於蓬萊本地神話,共有九式,前八式為基礎招式,均為效仿八仙形態所創。

那八式分別為“鐵柺翻江”、“鍾離扇風”、“果老騎驢”、“洞賓御劍”、“仙姑坐蓮”、“採和醉花”、“湘子吹笛”、“國舅催命”,從沉重到輕靈,而本明所使的正是套招中的集前八式大成之第九式“履狂波”,已臻逍遙境界。

顧暘見了,忙躬身下拜道:“不想在此處得遇師兄!小弟顧暘,得罪了。”

那本明和尚哈哈大笑,雙手合十,回禮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說著,走到白馬旁拍拍馬頸,道:“說起來俺這匹馬也是師父所贈,也難怪師弟認錯。”

顧暘便笑問道:“常聽師父說起師兄,只是師兄如何做了和尚?”

本明眉頭一皺,罵道:“還不是朝廷無能,任那群洋人打將進來,傳來什麼狗屁天主教,欺俺道徒。老子被逼無奈,只能在此處丁家寺落髮為僧,當了住持,管得倒輕些。師弟想來出山不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墨魘恩仇記

北方折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