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傾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回 破拳之計,劍如夕,墨傾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顧暘睜開眼望去時,只見蘇見黎的腰間,那隻月亮香袋正隨著她搖擺的身姿而晃動。
顧暘目送著蘇見黎一路氣呼呼地出了營寨,他真的好想叫住她,告訴她“我就是那個他”呀!但還不是時候。
“嫁誰都好,只要別嫁給那些江湖上的所謂好漢草莽。……”
張巡撫的話又在耳邊噪起,顧暘恍然覺得那不敢直視蘇見黎腰間那耀眼的月光。
顧暘心裡有點不舒服。
他們本來便不是一個世界的人。
她是月光,而他,不過是偶然飄起到黎明的太陽身旁、偷偷望著她東去的某片塵埃罷了。
他的眼前閃過一個書生的面孔,又隱隱約約看到了那把摺扇在他眼前揮舞。
或許只有他這樣的官家公子,才能配得上她。
“常大俠?”
“常大俠!”
顧暘一個激靈,慌忙從遐想之中拔出身來。
“蘇大人。”
“你可看過咱們這兵器了?”蘇國南笑道。
顧暘賠笑道:“看過了。端的利器。”
蘇國南道:“你看前後夾擊,可能全殲匪眾麼?”
顧暘道:“不可。”
蘇國南道:“為何?”
顧暘道:“這漢陽造步槍雖是威力極大,可殺得個百十人,那匪眾雖是愚昧,生死之際,亦非全然愚頑,必定落荒而逃,大人縱有騎兵,前往追擊,亦難以全殲也。且拳匪在打破小蘆村教堂之時,便達四千人,來丘縣路上,一路招募鄉勇,怕已五六千之眾矣!大人兵馬器械,固然厲害,只是仍不免傷損。常某有一計,可不費一兵一卒,全殲匪眾。”
蘇國南和張汝梅聽了,對視點頭,均道:“你有何妙計?”
顧暘笑道:“匪眾此來,跋涉數城,人困馬乏,縱然在城門之前對峙片刻,也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必先紮寨,歇息一夜。匪眾人數又多,四五千之眾須得安營數里。”
張汝梅道:“大俠之計,莫非效三國東吳陸遜故事,火燒連營?”
顧暘道:“非也!火攻之法雖然厲害,卻過於殘忍,諸葛亮七擒孟獲之時,見南蠻藤甲兵被燒得不成人形,都曾憂心折壽,張大人卻不怕麼?”
張汝梅聽了,不禁身子後仰,心中一寒。
蘇國南道:“然則不用火攻,如何一舉剿滅這數里營寨之匪眾?”
顧暘笑道:“蘇大人,常某所言‘全殲’,並非全殲匪眾之身,乃是全殲匪眾之心也!”
蘇國南道:“此言何意?”
顧暘道:“匪眾起事作亂,固然膽大包天,也多是因為牢騷不平。不然,古有陳勝、黃巢、闖王之事,今有太平天國之鑑,無不落得悲慘下場,與其造反不得好死,男耕女織,老實過活,豈不美哉?”
蘇國南和張汝梅沉吟不語。
顧暘道:“二位大人興仁義之師,是來平叛亂的,而不是來顯甚麼軍威的。煽動人心、罪大惡極者,只是匪首罷了!今夜匪眾必然在城外安營歇馬。蘇大人可先探明匪首趙三多的營寨在何位置,徑引一支兵,前往劫寨,有此兵器,又以逸待勞,匪首豈不束手就擒?拳匪烏合之眾,首領一除,其餘不攻自破。”
蘇國南和張汝梅聽得,都覺汗顏。既存仁義,又滅群匪,確是好計。
“報!”忽有個軍士奔進寨中,“稟張大人、蘇大人,寨外捉得一個女子,疑似奸細!”
顧暘聽了,心中猛驚:“莫非是伏蘋?”便搶先問道:“相貌如何?”
那軍士道:“生得十分美麗,小麥色的臉,說不上是黃是白。”
蘇國南道:“怎麼,常大俠識得?”
顧暘道:“不曾相識。也只是怕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