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傾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二回 亂世思量,劍如夕,墨傾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劍入胸膛,老神父眉眼一皺,而後緩緩倒地。

顧暘收劍入鞘,說道:“走。”右腳一點,飛跳至窗臺。蘇見黎也跟著躍上去。

他回頭望了那老神父一眼,卻見他躺倒在地,兩手十指相扣,雙眼溫和地凝視著他。

顧暘面容整個一顫。

並不是害怕,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震動。不知是悲涼,還是愧疚,還是別的什麼。也許都有。

斑駁的焰影在老神父臉上湧動著。

顧暘不忍再看,轉身跳出窗去。

離開教堂的路上,他心裡不禁又翻來覆去的。

他想明白了哪些人該殺,哪些人不該殺。

就拿方才這一老一少來說,那孩子無疑是仇恨的種子,該殺,不該縱。那老神父胸懷善念,卻是該縱,不該殺。

他全搞反了。

此時他也想明白了趙三多的話。

雖說沒有什麼是絕對的對與錯,黑與白,於中國人、洋人都是一樣。但這世道,容不得你有閒情去分辨。

人類本來就善於偽裝。兇惡之徒可能會打扮得無助,把善良之人也拖下水。

再加這世道昏亂,更讓是非難辨。

倘若殺錯了善良的人,良心雖會受到譴責,起碼能活下去。

但若是放錯了兇惡之徒……

顧暘想起方才火海之中被一個小孩子恩將仇報、用槍逼到絕路的情景。

任他膽大如斗,此生每每想起,也不能不汗流浹背。

人在江湖,雖說俠義重於天,那也不能把自己這條小命,稀裡糊塗送了。

人可就活這麼一遭。

死也要死得有名有姓。

如果像趙三多那樣想,把洋人全都視為惡人,一概殺之,又會怎樣?顧暘心想。

還是拿方才的兩個外國人說。一老一少,一善一惡,通通喪命。

倘若以肉眼加以區分,不僅難辨偽裝,縱去惡人,還容易錯殺好人、搭上自己。

如此想來,雖說趙三多的話帶著對洋人過於籠統的仇視,有其偏頗之處,但似乎竟是這紛擾亂世之下的最優解。

顧暘想到此處,頓感三觀炸裂。

他的所謂善良、俠義,憐老惜幼,在時代的巨輪之下,彷彿只配零落成泥。

他沒有一官半職,沒有家財萬貫,沒有別的出路,不過是一介草民。

那顆拳拳仁愛之心,沒有支撐它去愛的基礎,不過是個笑話。

他好像也只能放開手,跟著趙三多一起去做,去打砸、放火、殺戮。

但他內心深處,隱隱地不甘於此……

離開那烏煙瘴氣的教堂,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只看到村落各處一堆一堆的殘火搖曳,天也漸漸地藍起來了。

就在顧暘、蘇見黎與拿槍的外國小孩對峙之時,趙三多、閻書勤率眾高歌猛進,又攻下了小蘆村教堂。

義和拳五戰五捷,收拾過小蘆村教堂的屍體之後,為示威風,徑在教堂門口布下桌椅,殺豬宰羊,大擺宴席,犒勞這許多天的勞碌。雖有少量亡損,但拳民整體卻增至了四千人,更殺傷基督教徒、天主教徒眾多。

顧暘和蘇見黎、如雁到得晚些,只見眾拳民歡天喜地,鑼鼓齊鳴。菜已開始上桌,大刀閻書勤正跟郭棟臣、高元祥、吉峰禹等人安排座次。

顧暘瞧了一圈,卻不見趙三多身影。

閻書勤瞥見顧暘來了,便朝他笑招手道:“顧兄弟!”

顧暘抱拳回禮。

吉峰禹橫了他一眼,粗聲粗氣地道:“我們都在打教堂,你小子卻當逃兵了!”

顧暘道:“趙前輩如何不在?”

郭棟臣道:“趙掌門腰上中了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墨魘恩仇記

北方折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