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傾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四回 微嵐虹光,劍如夕,墨傾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此顧暘與蘇見黎居住在道觀之中,晨則同出,夜則同寢。
二人或上殿供奉三祖七真,或出宮觀山賞海,或去白雲洞與無名道長飲茶論道,或在花園菜地照料散心。
日子一長,再加道觀的氛圍渲染,二人頗覺心下幽靜恬然,徜徉其中。
但二人終究是少年男女,如此過了一個月,那些個無聊拘束的意緒,也慢慢滋生出來。
這一天早晨,二人料理過那幾株月季菊花,在庭院散步時,忽然落起大雪,恰有一位內陸之客,錦帽貂裘,風塵僕僕的,把馬停在道觀外樹下,進觀避雪。
三人同立於屋簷之下,交談幾句,知那旅客是位商人,其弟曾為義和團,後逃來青島,又被洋人強僱去打工建港,數月杳無音信。最近打探得訊息,他特攜重金趕來青島,要把兄弟贖出。
顧暘見他是從內陸來,又說到義和團,便問起義和團諸事。
那商人道:“義和團?一個月前已被官兵打散了,那些個首領也盡數受縛。”
“啊!”顧暘和蘇見黎都大吃一驚。
顧暘慌忙問道:“他們可還有命在麼?”
商人道:“敢問閣下與義和團……”
顧暘道:“實不相瞞,在下曾與義和團首領有舊。”
商人熟視顧暘良久,忽然驚道:“‘平洋一劍’顧暘顧大俠,可是閣下麼?”
顧暘道:“正是顧某人,大俠二字卻當不起。只是兄臺卻如何認出?”
商人笑道:“卻在那通緝令上見過許多回。”
此言一出,三人都相對大笑。
商人道:“嘗聞顧大俠少年英雄,如何卻來此嶗山之中隱居?”
顧暘嘆道:“世道惑亂,官員老奸巨猾,義軍誤入歧途,爭教我有仇難報,有志難伸,一時心灰意冷,故而暫隱。”
商人道:“在下雖是行商,尤為欽敬英雄好漢,況顧大俠年紀尚輕,不可就此消沉。黎民社稷,都盼著有顧大俠這樣的豪傑一拯乾坤。”
顧暘聽得心中澎湃,但想到所經歷的種種艱險,又強自把那份熱血按下去,只是問道:“敢問兄臺,義和團眾首領可還安在麼?”
“按說此眾乃朝廷大害,然巡撫毓賢有心扶持義和團與洋人作對,始終未殺。”那商人道,“只是近來聽說,為那洋人不斷聲討,毓賢不日便要離職。朝廷撥工部侍郎袁世凱繼任,此人心狠手辣,端的是個厲害人物,換他來時,眾首領性命合休。”
顧暘喃喃道:“換他來時,毓賢卻又不知去了何處……我也難報父母之仇了。”
商人道:“敢問顧大俠,毓賢……”
顧暘鏗然道:“毓賢這賊十年前做曹州知府時,以平寇之名,殺害兩千人,顧某人的父母便是冤死於那場災禍中。”
商人驚道:“可憐,可嘆!顧大俠,如今你兼有家恨國仇,不可枉自出世,空費了這一身本事與少年熱血。只是江湖中人,罕有營生手段,若少了酒肉,多了風寒,快意何在!你若有心時,在下願分出一些錢財,為顧大俠夫婦做路上盤纏。”
顧暘和蘇見黎聽得什麼“顧大俠夫婦”都出來了,欲待制止,那商人卻已從身上摸出一個大錢袋,咣啷咣啷地作響,只得先去推辭他的錢財。
蘇見黎道:“兄臺不必客氣,顧大哥雖不曾營生,小女子身上是有盤纏的。”
商人道:“夫人差矣!夫人的資財,自是夫人的,小人的幾文錢,自是小人仰慕賢伉儷所出。……”
蘇見黎聽他的稱呼越來越離譜,但眼下也顧不上計較了,只是偶然瞥到顧暘笑容滿面,不知道咋回事。
二人一意婉拒他錢財,商人卻也急起來:“賢伉儷若再推辭時,可真的是看不起小人一介商賈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