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傾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九回 食言彈劍,劍如夕,墨傾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光緒二十五年秋十月,朱紅燈部山東義和團之勢,已臻鼎盛。

他們在博平、長清一帶對教徒劫掠殺害,波及百十家,甚至牽連到了不少平民,民怨四起。

經此兩月,教徒教士死傷無數,山東巡撫毓賢不僅不著力鎮壓,反而仍以招撫為主,還攛掇朝廷免去了“剿匪”的蔣楷和袁世敦的官職。

就此,英吉利、美利堅、法蘭西、義大利等列國紛紛表示抗議,要求把毓賢革職。朝野震動,慈禧太后下旨,責令毓賢對義和團“撫綏彈壓,消患未然”。

毓賢雖痛恨洋人,卻也不敢抗旨,當下派濟東泰武臨道吉燦升、沂州府東字三營軍統領馬金敘前往鎮壓。

此二人都曾剿捻有功,履歷更是非同一般。

吉燦升曾任山東平度知州十餘年,大興文教,以清正愛民名。吉燦升離任後,繼任官員但有不當,百姓輒呼:“使吉公在,何至於此!”其得民意如斯。吉官清名,在平度一帶,竟至流芳百年。

說起那馬金敘,則更是位響噹噹的人物。中日甲午戰爭之時,他負傷二十餘處,率軍千眾,仍苦戰不輟,據守虎山,終因無援而退,後又持續抗擊日軍。八國侵華之時,馬金敘率四個兒子一同上陣,俘敵數名,直做到袁世凱總統府高等軍事顧問,病故於民國元年,這是他的後話。

當下吉燦升與馬金敘得令,收拾兵馬,徑往博平縣而來。

十月十四日,朱紅燈、於清水部與本明和尚部會師於博平縣華嚴寺。

顧暘跟隨本明而到,見四個團民抬著輛火紅的大轎子停下,轎簾掀開,坐在轎中的正是朱紅燈,一身紅衣紅褲,身披紅袍。

轎旁的一個團民,扛著面赤旗,上繡著“興清滅洋”四個大金字。

朱紅燈下了轎子,顧暘與本明、蘇見黎下馬見過。寒暄既訖,顧暘便說起:“天津宣傳之事,顧某已然做成,如今義和團之名在天津一帶可謂大盛。”

朱紅燈聽說,喜道:“好!好!”

顧暘道:“如今此事做成,大師兄的承諾,也可兌現了麼?”

朱紅燈道:“甚麼承諾?”

顧暘道:“大師兄曾在平原縣有言,待我從天津回來,便教我做那兵馬教頭,傳授團民武藝。大師兄身為群龍之首,想來必不食言。”

朱紅燈聽得,微怔片刻,忽然笑道:“我聽聞朝廷又派兩支軍馬前來討伐。強敵壓境,咱們應全力抵禦那官兵鷹犬為是。”

顧暘笑道:“便是不教我練兵,連個虛名也不肯給我麼?”

朱紅燈見他語氣古怪,心中不悅,道:“眼下戰事緊迫,那教頭之職,待破了官兵,封授未遲,六師弟又何必急於一時?”

顧暘冷笑道:“大師兄,你破得了那袁世敦,可破得了這馬金敘麼?顧某聽說這馬金敘是清廷名將,連日本人都懼他三分,遠非那袁世敦可比。我義和團團民都是不通武藝的莊稼漢,又始終沒有強兵利器,大師兄你卻固步自封,縱然贏得一時,可贏得一世麼?”

朱紅燈大怒道:“你這渾小子,要亂我軍心麼?”

本明見朱紅燈動怒,急把顧暘拉到身後,笑道:“俺這師弟心直口快,不懂尊敬,大師兄又何必與他計較?待俺好好教訓他便是了。”

於清水也賠笑道:“正是正是,這毛頭小子,當真不知好歹。六師弟,還不快向大師兄賠禮。”

顧暘哼地一聲,手中劍光一閃,身子竟不知何時忽至朱紅燈身後,那曉夜鳴劍勒在朱紅燈脖子上,金芒四射。

朱紅燈突遭驚駭,微微一叫,慌忙鎮定下來,不敢作聲。眾首領和團民見狀,也紛紛躁動起來,但朱紅燈就在顧暘劍下,無一個敢向前。

本明轉頭望見蘇見黎就在近處,左手舉刀假意劈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墨魘恩仇記

北方折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