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傾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八回 白馬紅鬃,劍如夕,墨傾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顧暘本當這彪義和團是援軍,哪裡防備得,未及揮劍阻擋,已被一根長矛刺進左臂,墜於馬下。

小白馬失驚,前蹄飛起,聶士成屍身滑落下來,被眾團民按住爭奪,撕扯頭和四肢,互不相讓。

顧暘從地上爬起,見此情形,怒叫道:“爾等畜生,放開軍門!”被怒氣一激,肩窩與腿上傷口一齊作痛,掙扎不起。

眾團民掰扯不開,便舉刀往聶士成身上亂捅,顧暘咬著牙,用手臂往地上一撐,要跳過去救護軍門屍體,忽然頸口一緊,竟是被小白馬銜住衣領,一舉頭,甩在自己背上。

眾團民刀槍攢刺,小白馬撒蹄便跑,但脖頸與後股上還是著了幾下。

顧暘聲聲叫著“軍門”,只是已然筋疲力盡,身上傷口血流不止,再難堅持,暈絕在馬背上,朦朧之中只記得小白馬似乎跑到了一條河邊,接著一聲水響,再就什麼也記不得了。

等顧暘在一張床上輾轉醒來,眼前慢慢浮現出一個女子的面孔,從模糊到清晰。

只見她烏髮如雲,交錯插著幾根竹簪,眉目清麗,眼中含淚,竟是蘇見黎。

“阿,阿……阿……阿黎!”顧暘驚喜若狂,費了好大勁才叫出聲來,同時把頭倚在蘇見黎懷裡,淚如泉湧。

“哥哥,你終於回來了……”蘇見黎落淚,落著淚笑。

顧暘痛哭一陣,仰起頭來,與蘇見黎對望片刻,二人猛地便把嘴唇吻在一起,交糅,糾纏,融化……汗水與淚水的痕跡,在二人臉上雜亂不清。

許久,二人才不捨地移開嘴唇,顧暘忽然想起一事,問道:“我是如何來到盤山?”

蘇見黎道:“是馬兒送你回來。你瞧,它一直在窗外等你甦醒。”

顧暘側頭望去,只見小白馬立在窗外的日光之下,正凝望著他。

顧暘見它頭上鬃毛都已染紅,腦中忽然一震,想起小白馬似是受了傷,急揭開被子往床下跑去,蘇見黎忙給他披著一件襖子,扶著他出到門外。

小白馬立在那裡,滿身是血,已幾乎看不出來,它曾是一匹白馬。

它望見顧暘出來,發顫的幾條腿忽然就軟下去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顧暘跑上前去蹲下,抱住馬兒脖子,看手心時,摸了一手鮮血。

顧暘把臉靠著馬頭,摟住馬頸,悲傷難言。他看到馬兒越發無力的眼睛裡,慢慢地漾滿淚水。

“馬兒,馬兒不哭……”顧暘喃喃道,“馬兒不哭……來世,你做將軍,做大俠,我做你的馬。”

馬兒的鼻孔之間噗嚕嚕響了一下,眼睛慢慢閉上,一行淚水打在了顧暘頭頂。

顧暘與蘇見黎把馬兒葬在盤山腳下的河邊,立了一面碑,上書“顧暘之戰友 馬兒之墓”。同時牽掛聶士成,便派幾名隨從去探聽情況。

天津八里臺一戰,清軍陣亡三百五十餘人,義和團陣亡四百五十餘人。

聶軍雖也擊殺聯軍眾多,但懾於敵軍威力而逃跑者更在多數,再加糧草彈藥皆罄,又無援軍,終是失守八里臺。

聶軍敗後,天津城如喪支柱,一隊日本軍踏過衛津河,攻打河畔的紀家莊。義和團首領韓以禮率眾團民村民迎戰,殺死許多日軍,還砍殺一名日軍中隊長,終究不敵,整個紀家莊被日軍血洗一空,殺戮至盡,數千名團民村民慘遭絕戶。

此時慈禧太后在北京朝廷,漸漸發覺聯軍此番入侵併無讓她“歸政”光緒帝之意,便授意於武衛前軍統領宋慶,令他與馬玉昆鎮壓義和團,從而向洋人獻媚。

於是在之後的戰鬥中,宋慶、馬玉昆便先讓義和團打頭陣,再從背後向義和團開槍偷襲,數次之後,義和團死傷慘重,紛紛逃出天津城。

同時,聶軍敗訊也傳至朝廷,朝廷上下,無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墨魘恩仇記

北方折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