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傾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七回 城門當值,劍如夕,墨傾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徐家父子與府兵離去,顧暘贈給冷觀、柯琳許多金銀,把他們送去一家高檔客棧。
回到宅裡來,蘇見黎忽道:“去徐府這幾遭,卻忘了一件事!”
“何事?”
“忘了與那徐濯埃討一封休書。”
“嗨,我當甚麼事。”顧暘大笑道,“你與他成的婚,本是假的。不討更好,更不用受那勞什子束縛!”
蘇見黎笑道:“哥哥,你說得是,原是我把自己束縛住了。”
正說間,窗戶砰地一晃,刮進陣徹骨風來,蘇見黎不覺打了個寒噤。
顧暘反身關了窗戶,回到蘇見黎身旁,抓著她的雙手,瞧著她笑。
“哥哥。……”
蘇見黎不好意思再去瞅他,眼波流轉,低頭看向一邊。
顧暘一手攔住蘇見黎後背,一手託著她腿彎,把她輕輕抱起,轉頭把蠟燭一吹,登時幽暗滿屋。
而此時已入清光緒二十六年。
毓賢被免職後,入京求見端王載漪、莊王載勳、大學士剛毅,力薦義和團可用來抵禦外敵,獲准入宮面見慈禧太后。
毓賢道:“義和團打著那‘扶清滅洋’旗號,一腔熱血為國,更兼善護體之術,刀槍難入。太后欲解侵國之憂,唯在義和團也。”
太后笑道:“哦?拳匪這般神勇,如何輕易被你平定?”
“微臣僥倖擊敗義和團,是遵懿旨,實賴太后洪福庇佑,至於微臣,無能為耳!”毓賢奏道,“義和團雖勇猛無敵,終是民間行伍,一團散沙。若能為朝廷所用,更加操練打磨,則退敵只在反掌中也。”
太后呵呵笑了幾聲,又道:“毓賢,你道那義和團刀槍不入,真個有這般神功?咱家倒想見識見識。”
毓賢道:“微臣雖未曾親見,但民間廣傳其神妙,似乎不虛。太后,常言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拳匪越殺越多,是殺不盡的。依微臣之見,對那義和團以撫為主,教他為我朝廷效力,軍民一心,共禦外侮,山河指日可復。”
太后聞言大喜。當即宣吏部尚書,調毓賢為山西巡撫。遣毓賢暫居皇華驛,擇定二月十四日赴任。
顧暘自任城門吏以來,每日暮鼓晨鐘,把守永定城門。散值以後回宅,便與蘇見黎幾次三番前往皇華驛,打探毓賢動靜。
那皇華驛在東華門外,乃是朝廷官方館驛,離紫禁城不過數十步遠,把守森嚴。顧暘和蘇見黎去了幾遭,只覺無孔可入。
那毓賢卻也學得乖了,一兩個月之間,躲在皇華驛裡,寸步不出。
顧暘自忖難以下手,便先擱了這心思,轉而與蘇見黎謀劃刺殺徐承煜。只是自那日鬧過徐府,徐府便又嚴加了幾層軍士把守,亦難硬闖。
而徐承煜此時雖被聶士成插手,猶自不甘。顧暘白日在城門當值,人多眼雜,固難下手,徐承煜便暗遣幾波刺客趁夜前往顧宅,卻都被守將發覺。派人打探時,方知那四名守將都從聶士成學過武藝。
聶士成反而趁機面見太后,道說有刺客侵擾城門吏屋宅,請求加兵護衛。太后准奏,便又撥了四名士兵前去,緊守顧宅東西南北。
徐承煜發怒,便與老父徐桐再見太后,揭發聶士成教親信替換顧宅守將,是與顧暘聯合,蓄意謀反。
太后派太監往顧宅看時,聶士成卻召回自家的四名守將,重撥最初朝廷委派的那四人前往顧宅。
太監一到,卻見四組八人,東南西北,齊齊整整,都是朝廷派去的,回報太后,太后大怒。
徐桐、徐承煜見太后沒有回話,再求見時,太后教總管太監李蓮英傳話道:“丁點大的屁事,莫再來煩咱家!”把二人趕出宮去。
徐承煜既難殺顧暘、蘇見黎,顧暘、蘇見黎又難殺徐承煜、毓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