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結構上的原因
方夜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3章 結構上的原因,都重生了,誰還做普通人啊,方夜白,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織做大、做久了,往往都會變得充滿官僚主義,失去靈活性和創新精神。
呼市那些人做法很有問題,但是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這世界上沒有完人,你也沒辦法要求所有的官員都是聖人。”
宋晨想了想,又忍不住問道,“難道就不能有制度,或者其他的辦法,能阻止這樣的人掌握權力嗎?”
陳陽搖頭道,“宋晨,這不是制度問題,也不是文化思想和教育的問題,而是結構上的原因。”
陳陽這句話一出口,在場的人視線忍不住將視線集中在了他身上。
楊定邦饒有興趣的打量了一眼陳陽,笑著問道,“陳陽,你說的結構原因是什麼?”
陳陽說道,“就像您剛才說的,無論什麼組織,存在的時間長了,都會越變越大,越來越臃腫。
不只我們現在,歷朝歷代的政府都是如此。
王朝初期,百廢待興,官員並不多,統治一個國家也夠用。
但是官僚系統總想發展壯大,這是人性使然,沒辦法避免。
隨著王朝的演進,吃財政飯的人必定越來越多,政府的權力越來越大,對社會的干預越來越強,執行成本越來越高。
縱觀整個歷史,從秦朝以來,歷代王朝都有一個普遍的規律。
那就是王朝初期,稅率不高,老百姓可以承受。
隨著政府規模變大,正稅已經不能維持執行。
特別是地方政府,就開始發明各種新的名目來收老百姓的錢。
苛捐雜稅是灰色收入,容易滋生腐敗,時間長了百姓怨聲載道。
於是王朝會進行一次改革,簡化手續,減少腐敗。
像唐朝的兩稅法、王安石變法、張居正的一條鞭法以及清朝的攤丁入畝都是如此。
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官僚系統還是在繼續膨脹,稅收又不夠用了。
於是王朝又開始增收新的雜稅,老百姓被逼得沒有活路,只能造反了。
等新的王朝建立,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迴圈。
簡單來說,古代的王朝之所以都會衰敗和崩潰,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官僚系統不斷擴張導致官逼民反。
跟皇帝本人的德行,官員的水平、腐敗程度,甚至具體的政策關係都不大。
只要有這個結構性的原因在,王朝的命運就是註定的。”
在場的人都忍不住驚訝的看了一眼陳陽,因為他這個角度頗為新穎,但聽起來又非常有道理。
宋晨愣了好半響,才疑惑的開口問道,“陽哥,我雖然歷史課成績不行,但是還記得課本上說的是王朝末期土地兼併嚴重,最後老百姓沒有土地才只能造反。”
陳陽搖頭道,“現在主流的研究都表明,所謂土地兼併愈演愈烈,其實並不存在。
地主的確願意兼併土地,但是地主的子孫後代又會把土地賣掉。
大量的史料證明,王朝初期的土地集中程度跟後期其實是差不多的。
而且老百姓沒了土地並非就沒辦法生存了,他們可以去城裡做手工業者,給地主為奴為僕,又或者去給當地豪強種地,總能活得下去的。
但是古時候的稅收主要來自土地,沒有人種地之後,政府就只能提高稅率,來維持龐大的官僚系統。
稅率提高了,老百姓就更加不願意種田,這就進入了一個惡性迴圈,最後朝廷財政只能崩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