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六章 燕都保衛戰(五),兵家聖道,李三貴,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寶刃鋒出磨礪,梅花香自苦寒。”此時陳象升蓄勁持刀,與“山嶽”渾似一體,不動如山。

周身氣勁激盪,近靠之人恍覺溫度驟降,寒氣逼人。

身動若山崩,一道白光衝進陣中,凌空劈下,正面“鴛鴦陣”中持巨大方盾的人與盾,皆一分為二。刀法決絕,寒芒乍現;勢若狂風,力若山崩。

這一招刀法為“傲寒刀決”第一式“寒梅傲雪”。

齊國這方由於陳象升的加入,其刀法精湛,又憑藉寶刀“山嶽”之利,無有一合之敵,陳家軍見主將身先士卒,士氣大振,個個捨生忘死,終於開啟了缺口。

擒賊先擒王,陳象升猶如一支利箭,帶領著陳家軍向主將俞三河處殺過來。

燕國這邊陣勢被開啟個大缺口,齊國士兵魚貫而入,陣勢大亂,俞三河判斷形勢,見敵方主將,勢如破竹奔己而來,當務之急,要扼其鋒芒,穩住陣勢,才能獲得勝利,俞三河當機立斷,帶領士兵迎了上去,兩方主將都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兩位武林高手間的對決一觸即發。

陳象升見到對方主將現身,步法一變,幾個起落就已在數丈開外,被略過計程車兵但覺寒風四起,渾身顫怵。

陳老將軍幾個動作瀟灑至極,猶如蜻蜓點水,靈狐奔越,身後留下一片殘影,瞬間就到了俞三河的近前,此輕功招式為“傲寒刀決”第二式“踏雪尋梅”。

俞三河早有準備,見白髮老將驟然飄至眼前,紅纓在手,全身發力,舉槍便刺,陳象升暗討:“此將不簡單,看其出手沉穩果斷,絕不拖泥帶水,兼且目光如炬,定是內力深厚,不可小覷。”

遂大喝一聲“斷”,名刀“山嶽”裹挾勁風橫掃,長矛應聲立斷。俞三河為之一驚,暗歎此刀之利。此鑌鐵紅纓長矛出自荊王府暗室,卻如此不堪一擊,此刀必是名刃。

俞三河翻轉騰挪,卸去刀勁,棄掉斷矛。竟雙手合十,凝神靜氣,雙目微合,靈歸氣海,這正是“北燕源名流”起手式“入定”,有若神像矗立,又如一株古樹,心如止水,波瀾不驚。探氣勢如無物,但有形;如無為,但有質。與戰場中的廝殺顯得格格不入,但神似水中漩渦,穩控中心,吸引全場。

陳象升看見對方空手擺出這一架勢,頗感詫異,憑藉江湖多年的閱歷,知道此子絕非虛張聲勢,但未曾聽說過有何武功有此怪異起手式。好奇心起,決定試試此子的含金量。

起手便是一招“寒梅傲雪”,但見俞三河巋然不動,刀已懸於頭上,“山嶽”的寒芒已經籠罩整個上半身,幾縷青絲飄然而落。剎那間俞三河動了,靜如處子,動若脫兔,身法極快,一道藍光迫近陳象升身側,“寒梅傲雪”刀勢立止,只見俞三河雙手並掌,擎住陳象升持刀右手腕,見狀陳象升刀勢一變,“山嶽”急速下斬,俞三河身形一轉,有如陀螺,避開一邊站定。

陳象升右手持“山嶽”,左手撫須,點頭道:“不錯,剛才那一招叫什麼名堂!”

俞三河抱拳道:“前輩見笑,此為本人自創武功,由姚大將軍賜名‘北燕源名流’,剛才所用為第一式‘力舉’。”

陳象升朗聲道:“江山代有人才出,哈哈,好!‘北燕源名流’,後生可畏啊!接老夫一招‘傲雪凌霜’吧!”笑罷,全身氣勁激盪,陳象升頭上的戰盔被猛烈的氣勁丟擲數米,鬚髮飄揚,眼中寒芒大盛,提勁,發力,剎那間,化作漫天刀影,一股寒流排山倒海般向俞三河迎面而來,“山嶽”的刀影猶如一面白色的屏障,觸及者必將支離破碎。

俞三河見到這能把己身全部籠罩的白屏就這樣碾壓過來,並沒有露出慌張的神色,只見他,提氣、凝神、重心下移,在“刀屏”近身時,以相差毫釐的距離,堪堪避過。

在外人看來陳象升以極快的速度推進,而俞三河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逆刺絕

袢袢

落晴鳶

醉落拓

四界之主

堰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