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 燕都保衛戰(一),兵家聖道,李三貴,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燕都南門外十里,齊國徵燕大軍統帥田正奇軍帳內眾將雲集,正在討論攻城方略。

田正奇言道:“大軍到此一日,因沿途屢遭襲擾,各部身心疲憊,特令修整一日,恢復元氣,嚴禁出戰,恐中敵以逸待勞之計,現各部修整已畢,今日開戰,望全力以赴,速戰速決,攻克燕都,班師凱旋。但開戰前有兩事存疑,眾將幫參詳參詳。

其一,據派出外圍檢視的偵察兵,回饋的情報看,燕都四面城門,獨南門部有重兵,其餘三面均放棄外城防守,北門內城隱約有兵丁把守,東西兩面形同虛設,空無一人,可疑?

其二,據統計,燕國新敗,此時燕都城內可用之兵應不足三萬,但觀其燕都南門部署,難道只是想於南門一面集結重兵與我軍決戰?燕國新任姚大將軍寂寂無名,如此用兵?可笑。”

這時一位面色若古銅,身姿挺拔,劍眉美髯的中年將軍進言道:“大將軍不可輕敵,路上襲擾我軍之‘燕陵衛’實乃勁敵,聽聞受其啟用,此人雖無名,但眼光獨到,此城防佈局,必有蹊蹺,屬下以為,西北東三面示之以虛,則伏兵為實,南面之重兵,應多為城中百姓所扮,請將軍詳查。”

說話之人竟是“藍衫義從”統領張文詔,田正奇點點頭陷入沉思。

一個聲音沉穩道:“大將軍,燕國守軍不足三萬,以我軍九萬多齊國精銳,分兵攻其三面也遊刃有餘,而燕國則因三面被攻,顧此失彼,造成指揮混亂,會使局面失控,為求保命亂軍必會從未發生戰事一面,奪門而逃,軍心大亂則燕都唾手可得。”發言者乃“齊國三猛”之一陳象升。

片刻,一聲炸雷般的聲音道:“大將軍,這還有什麼可議的,讓俺帶五千死士衝上城樓,殺他個片甲不留,城必破。”發話者是一位虯髯大漢,此人乃“齊國三猛”之一梁褚。

田正奇看了他一眼道:“也好,是實是虛打一仗就清楚了。

這時外面兵丁來報,燕都城裡出書信一封,田正奇一愣道:“拿來我看。”

一塊白絹纏裹在箭矢上,田正奇解下攤開來看,全文如下:“齊國田大將軍敬上,燕國姚經理向您問安,田大將軍挾萍江大勝之威,破釜沉舟,名震天下,有一統四海之才,囊括八荒之志,姚某甚是崇拜,現大將軍統兵十萬之眾,兵臨燕都。以大將軍之才,齊國兵之銳,此戰並將是齊國勝,燕國敗為結局。然姚某不才,願率燕國殘破之軀效法田大將軍萍江之戰,以卵擊石,死保燕國氣節。此一戰也可青史留名,雖敗猶榮,望成全。現燕國大軍枕戈待旦,大軍以於燕都南面聚集,欲與齊國精銳一決雌雄,望田大將軍秉持男兒本色,對燕國的宣戰給予足夠重視,堂堂正正對決於燕都城下,也可傳為美談。莫作婦人之樣,恐他人恥笑。”

田正奇看罷,仰天大笑。張文詔問道:“將軍因何大笑?”

田正奇笑道:“我笑燕國無人矣,燕國國主昏庸,讓一如此天真之人統兵,真乃我齊國之幸,也是我之幸,看來燕國必是我囊中之物也。想學我的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後生。哼,燕都並非只有一門,今日我就給他上一課,何為兵者,詭道也。”

張文詔仍有疑慮,但見書信,也不禁莞爾。

田正奇隨即命令:“張文詔率‘藍衫義從’持本將帥旗,另留三千兵士原地駐守,不可出戰,如遇襲營,有‘藍衫義從’在足以應付。

我親帥九萬大軍進攻燕都西門,如若順利,今晚我們會在燕都城內把酒言歡。”

陳象升忙道:“大將軍為何不分兵擊其東西兩門,也可使其首尾不能相顧啊,在下不才願帶所部兩千人馬,攻打東門,以為將軍策應。”

田正奇擺手道:“東門雖門庭大開,但多有林木,恐有詐,西門則一目瞭然,易於作戰,將軍不可以身犯險,隨我左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逆刺絕

袢袢

落晴鳶

醉落拓

四界之主

堰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