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你攏共有幾個女兒?
酒釀番茄番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三章 你攏共有幾個女兒?,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後,酒釀番茄番茄,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和親,可是以結親求和的意思嗎?”
“正是。匈奴的冒頓(modu)單于勢大,狼子野心,虎視眈眈窺伺中土。
今我天下初定,百業待興,若和匈奴硬碰硬,恐不能勝。
更何況,但凡有如此強敵在側,北方邊境無論內外,皆不得安定。”
劉敬這話說得相當委婉,卻正中劉季的下懷,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
燕趙等地的諸侯王,包括已去世的老實巴交的前趙王張耳,其實與匈奴王庭之間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與默契,這一點他早已知曉,但卻無可奈何。
邊境居民自幼與草原為鄰,民風相近,熟悉匈奴等異域民族的情況,也善於與他們對戰,雖從未獲得大勝,但多少能苟延殘喘地守住一部分邊境。
這類私下的勾對,是明火執仗的養寇以自重,只要匈奴人不斷擾邊入寇,皇帝就不敢貿然對北邊諸侯動手,只得採取維持現狀的權宜之計。
但是,倘若一直縱容他們,無異於以自身血肉飼餵一頭永遠吃不飽的饕餮巨獸,終會被巨獸的貪慾反噬得屍骨無存。
若哪天皇帝不再甘心大權共享,決心逐一鏟滅諸侯王,屆時,不願坐以待斃的諸侯王與匈奴聯手反漢,簡直是昭然若揭的結果。
這次,燕王臧荼敢於抗旨不來,倚仗的底氣無非也是這點——
新朝初立,強敵環伺,全靠他燕國這個盾牌藩屏大漢,誰敢動他?
想到此處,劉季眼裡隱有殺氣閃過,額上的血管突突直跳,這些眼中釘、肉中刺,遲早要親手一個個拔除,此為安內;
待域內平定,自己騰出手來,便能專心對付匈奴,不必擔心後院起火,此為攘外。
攘外必先安內,安內的頭等大事,是確保外部不出亂子。
“所以你的計策,是釜底抽薪。為了防止匈奴與別人結盟,索性我們先示個好,搶先一步與他們修好?”
劉季不自覺咬緊了後槽牙,沉默半晌,擠出了這個問題。
“陛下聖明。”劉敬深深一拜,
“若我朝以嫡長公主嫁與匈奴莫頓單于為妻,兩國結秦晉之好,據臣估算,可替我朝換來二十載喘息時間。
足夠陛下。。。。。。足夠陛下剿滅內患了。
此正為臣之‘和親’計。”
“嫡長公主,你是指魯元嗎?可她已與張敖有了婚約……咳,這倒也無妨,不是什麼大事。
這樣吧,你寫個奏疏上來,我找大家同來議一議。”
“臣遵命。這雖為長遠之計,臣只恐陛下不捨。”
“為國事,朕有何不捨?”劉季的語氣變得輕鬆起來,轉念一想,
“對了,此事暫且不要透露予皇后知曉,朕還是找機會親自知會她吧。”
對於以兒女婚事換取政治結盟的操作,劉季並不陌生,相反,對於其中的奧妙與好處,他簡直了然於胸。
***
五年前,韜光養晦的劉季還是碭(dàng)郡郡長,職位雖低但羽翼漸豐,在如日中天的西楚霸王項羽的光芒下,依然隱隱露出崢嶸之勢。
為了避免成為項羽集團的眼中釘,劉季百般做小伏低,拜了項羽的叔父項伯為大哥,並承諾將女兒魯元許配給項伯的兒子,以期項伯能助其轉圜。
殺機四伏的鴻門宴上,果如劉季所料,項伯反手相助,送他一線生機,逃出埋伏。
後來,項羽大封諸侯,採用了亞父范增之毒計,打算將舊秦國的巴郡和蜀郡分給劉季,讓他去做蜀王。
巴蜀地區氣候溫和,物產豐富,水源豐沛,看似富庶的秦國後院,然而這個安排背後的深意,卻難逃張良的火眼金睛。
巴郡與蜀郡都位於四川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