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叔孫通的衣裳
酒釀番茄番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七章 叔孫通的衣裳,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後,酒釀番茄番茄,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到這裡,張良自食案後起身,快速趨前幾步,附在劉季的耳邊,
“陛下,關於即位禮的安排,博士叔孫通有一套儀法請奏。”
劉季眼睛一亮,“什麼儀法,繁瑣費事嗎?”
“臣已先行看過,叔孫通的這套儀法,不繁不冗,尊卑有序,恰到好處。”
張良深諳劉季的脾性,知他最煩儒家繁文縟節的程式與看上去迂腐不通的執念,便趕忙替他解釋,並格外加重了“尊卑有序”四個字上的語氣。
“哦?那就讓他上來吧,趁著大家都在,給這群粗人們講講,什麼叫作尊卑有序,什麼叫作下肅上尊。”劉季精神一振,口角帶笑,掃向喧鬧堂下的眼光卻是深不見底。
此時的堂下,嘈雜宛如鬧市街頭,不知誰取出了一座五絃築,竟是整木雕就,通體泛著黑漆漆的光,一看就出自名家之手。
劉季在鄉間時最喜擊築高歌,此刻見物心喜,立馬讓人拿了過來,熟練地握住築一端的細柄,手指撥動,鏗鏗鏘鏘的絃聲如驚濤拍岸,直上雲霄。
酒酣耳熱的眾人聞歌起舞,引吭高歌,場面愈發熱烈而凌亂。
呂雉自覺些許有酒意,告了個禮,默默退到庭外透氣,但見此間飛樑石蹬,院落毗連,想是哪戶豪門大族的第宅。
她立於外院,任溼冷的夜風吹拂臉頰,頭腦頓時清醒了不少。
見王后中途退席,想是醉了,伶俐的侍女們忙捧來一套匜(yi)與盆,伺候王后洗手。
秦漢時期,貴族們有著一套考究無比的洗手方式,喚作沃盥。
只見一名侍女手持描花漆匜,站立著緩緩傾倒,匜內所盛清水,自一側的細長出水口涓涓而出,另一侍女矮身蹲下,雙手捧住大盆,承接上方傾注的流水,形成一座小小的人工瀑布。
呂雉忙就著清冽水流,細細洗了手,又從侍女手中接過手巾,一邊慢慢擦手,一邊出神思索。
明明諸事皆定,前途明朗,但她內心深處總有一股惴惴不安的湍流,不知從何而起,已是再世為人,她十分相信自己的直覺,因此才越發焦躁。
正沒理會間,她用餘光瞥見兵士領著一位身著高冠寬服、文質彬彬的中年人,神色匆匆地往筵席所在的內院走去。
見到呂雉,兵士駐足,恭恭敬敬喚一聲王后,那人忙也長揖到地,自稱叔孫通。
呂雉又驚又喜,“先生是叔孫通?久仰大名了。”
這句話實屬真心,絕非虛與委蛇的客套敷衍,因為叔孫通的大名流傳到了九百年後,她確實仰慕已久了。
***
叔孫通是儒學大家,他本是秦朝的待詔博士,因及時察覺秦二世的失道寡助,帶領諸子弟從秦出逃,於亂世中多次易主,最終於三年前從了劉季。
呂雉知道,叔孫通後來飛黃騰達,得到了劉季的無比信任,漢初草創時期的起朝儀、宗廟儀法等一系列儀式制度,均出自叔孫通之手,更被太史公在《史記》中譽為“漢家儒宗”。
後來,這套禮法經數百年來儒生們的不斷增改,成為定式,源遠流長,又被李唐皇族欣然繼承,武則天自幼耳濡目染,也熟稔於胸。
沒想到,竟在這樣的場合,得以見到傳說中開天闢地、業垂後嗣的大儒。
只是,瞧著眼前這位大儒現下的儒生裝束,他與劉季間那番改變歷史的對話,應該還未發生。
行過禮後,兵士帶著叔孫通拔腿欲行,不料呂雉忽然開口,
“先生這是要去面見陛下?”
“是的,臣有一套即位之禮,正想說與陛下聽。”
“先生預備穿著這身衣服,去見陛下嗎?”呂雉從頭到腳打量著叔孫通,笑著說。
叔孫通低頭審視了一下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