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項羽的頭顱
酒釀番茄番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 項羽的頭顱,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後,酒釀番茄番茄,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雉毫不知情;
即使知曉,她暫時也無暇理會細枝末節的勾心鬥角,因為,眼下還有更緊迫的事情亟需處理。
自項羽一行突圍後,垓下城中的楚軍敞開城門,全軍獻城投降。
劉季優容地擺足了姿態,命前去接收的韓信嚴格約束部下,務必像當初自己入咸陽時一樣,安撫百姓,秋毫無犯;
而他派去追擊項羽殘軍的灌嬰分隊,也連夜快馬,運回了項羽遺體的全部碎塊。
之所以是遺體碎塊,是因為,項羽是被五個士卒一起分屍的;
而這五人有著一個共同點——
他們都來自關中,都是舊秦軍的將士。
灌嬰麾下的舊秦軍精銳們果然不負眾望,殺紅了眼的他們一馬當先,將九死一生逃離陰陵大澤的項羽和幾十名殘軍,死死堵在了烏江渡口。
面對前所未有的慘敗,狂傲的項羽無法直面內心的坍塌,他拒絕渡江,揮劍自刎。
然後,將士們蜂擁而上,郎中騎王翳奮力砍下了項羽的頭,其餘楊喜、呂馬童等四人各搶到了項羽屍身的一部分。
長風呼嘯,馬蹄聲碎,五年前項羽在新安對章邯降軍揮起的刀,最終重重砍在了他自己的項上。
就這樣,在韓信與劉季的精心安排下,一代梟雄西楚霸王,走完了他的人生路。
***
“聽說項羽臨死前,還對天大呼什麼‘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也是可笑至極,臨了臨了,居然還怪罪到老天的頭上。”
劉季湊近裹著項羽頭顱的包袱,捻著兩根手指,掀開血跡斑斑的蓋布一角,冷冷瞟了一眼,掩飾不住語意中的譏諷,
“早在新安殺降的時候,你的結局就註定了。
項羽啊,你是死在自己手上的。”
他嫌棄似的丟下蓋布,滿意地揮揮手,命人把亂七八糟的屍塊帶下去。
張良輕聲提醒道,“大王,且慢,還剩魯縣呢。”
項羽是楚懷王親封的魯王,他的封地就在魯縣;
而魯縣自先秦起,便是魯國故都,孔子故鄉,儒家文化的發祥地,當地人民恪守禮節,頗具古風。
因此,垓下之戰後,原楚國所轄的各縣紛紛歸降,唯有魯縣還在為項羽這個封君堅守。
“天下都歸我了,一個縣而已,有什麼大不了的,”劉季滿臉的不以為然,
“大不了強攻進去,都屠了反而省事。或者,乾脆圍他們三個月,全餓死了,倒也乾淨。”
他身穿一襲嶄新的紫褐色深衣,方才碰過包袱皮的手指在前襟不住摩擦著,彷彿要抹掉上面若有似無的項羽的血跡。
呂雉冷靜的聲音忽然傳來,
“大王若對魯縣用強,難道不怕寒了天下仁人志士的心嗎?”
劉季臉上陡然變色,怒火湧上心頭,卻一時語塞。
張良忙解釋說,
“戰亂即將結束,大王馬上就要一統四海。
治世與亂世不同,大王若想穩坐天下,就得讓子民們知道,從今以後,為國守節盡忠,才是最可嘉獎的德行。”
他二人的話,一語驚醒夢中人,劉季頓時恍然大悟:
馬背上可以得天下,馬背上卻不能治天下。
當皇帝講究的是順天應命,名正言順,亂世中叢林社會般的行事法則,未來將不再適用。
哪怕楚漢之戰伊始,劉季起兵反楚,也是大張旗鼓地打著“為義帝發喪”的由頭,號召諸侯共伐戕害義帝的項羽。
更何況,如今是統一戰爭的最後一步,更是務必做到師出有名,天下歸心。
“魯縣堅持為封君項羽固守,為古禮,為義節,也是因尚未得知他的死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