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陰陵大澤
酒釀番茄番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一章 陰陵大澤,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後,酒釀番茄番茄,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渡過澮水與淮河時,只剩下區區百餘騎了。
過河之後,大家繼續往東南方行進,想趁白天渡過長江,回到江東重整旗鼓。
***
項羽一行人成功突圍的訊息,很快由偵查兵士報到了韓信處。
“好!”
韓信大喜過望,立刻按照原計劃行事,他親自帶領主力大軍,預備勸降和接收垓下城中的殘兵降將;
而被劉季特派的灌嬰,將帶領五千名蓄勢待發的精銳騎兵,追擊項羽。
“會有探子將他們的行蹤彙報給你,故你們途中不必費時停留和尋找。
如若一切如我所料,你會在陰陵大澤附近發現他們的蹤跡。”
見韓信說得這麼有把握,灌嬰半信半疑地領隊出發了。
果然,從垓下城向南追擊的一路,每走三十餘里,便有探子候在路邊,將項羽的行蹤報給灌嬰,方便追軍隨時微調行程,不繞遠路。
這一路,灌嬰越走越由衷敬佩韓信,也越走越心驚膽寒:
與項羽這種舉世無雙的對手對決,韓信不但穩操勝券,還料敵如神,遊刃有餘,這簡直不是凡人能辦到的事情。
“這樣的人物,幸虧在我漢軍一方啊。”
灌嬰如此想著,在寒冬臘月裡,竟自出了一背的冷汗。
***
日頭高起,項羽一行人困馬乏,在進入陰陵山區後,似乎有些迷路了。
可巧,一名正在田間翻地的中年農夫,擱下手裡的鐵?頭,給他們指了方向,說,
“你們沿這條小路,穿過大澤,再走半日,即可到長江邊。”
陰陵山與滁河相鄰,滁河在陰陵山區一帶拐了九道彎,曲曲折折,地形十分複雜。
每逢春夏之交,滁河河水大漲,九道灣就會變成一片汪洋水澤,這便是農夫口中的陰陵大澤;
而眼下適逢冬季枯水期,大澤內無水,澤底顯露,望之一片坦途,人馬可以透過。
項羽不疑有他,帶著眾人徑直朝大澤深處奔去。
誰知,枯水期的大澤,表面雖然乾涸,澤底卻滿是粘稠的溼泥,形成了一個個巨大的沼澤陷阱,幾名士卒不小心踏入,只頃刻功夫便連人帶馬全部沒頂,再無一絲生機。
正午時分,日照強烈,大澤中一絲風也沒有,空氣似乎凝結住了,唯見水霧蒸騰,草煙瀰漫,本就撲朔迷離的地面愈發無法辨認,宛如漫無邊際的地獄。
百餘名騎兵們一面咒罵著,一面循著來時的腳印,小心翼翼地撤出大澤。
直到這時,項羽才恍然大悟,從順利突圍到深陷大澤,自己莫不是中了韓信的奸計,被他一步步安排至此。
“不該信了那個農夫的話!”他狠狠罵道。
其實,項羽還是沒有徹底領悟,他還是低估了韓信。
他不知道,哪怕沒有遇見那名農夫,陰陵山的田間地頭裡,還會有無數名曬太陽的老嫗、趕羊的少年、放牛的婦女候在當地,迫不及待地等著給他指路。
在又損失了數員士卒後,項羽一行人終於沿原路從大澤折返出來;
然而,當他們再度舉目望向遠方時,已依稀能看到漢軍追兵一路揚起的滾滾煙塵。
項羽懂了,韓信替他安排好的路,不容他選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