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麥餅換金餅
酒釀番茄番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八章 麥餅換金餅,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後,酒釀番茄番茄,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當年我四處寄食,人多厭棄,承蒙你收留,叨擾了足足數月。
現下,我賜你百錢,數倍於當年的飯錢,也算還清了。”
亭長哪裡敢起來,只伏在地上拼命搖頭,不敢說話。
韓信不再理他,又移步到另一側,站到那名嚇得蜷成一團的青年面前,
“我記得你曾說過,大丈夫就該仗劍而出,怎的你卻始終沒有建功立業?
看你也是個壯士,那我就再給你一次機會。”
滿堂譁然,青年惶恐地略抬起頭來,不敢看韓信的臉,只是盯著眼前微微晃動的劍鞘。
他依然佩著那柄來歷不明的銅劍,只是劍帶換做了上乘的皮革,穿過劍鞘正面的玉璏(zhi),鬆鬆垂在腰間。
“你明日便去下邳,去軍中做箇中尉罷。
這一次,你要好好幹,別慫。”
本以為自己必死無疑的青年,頓時涕泗橫流,只咚咚叩首,口中胡亂說些感恩的話。
***
見此刻是個話縫,縣丞又小聲說,今晨已根據韓信的描述,去老漂母家尋了,但始終沒找到人。
韓信瞅瞅廊外大亮的天光,略一思索,道,
“我知道漂母在哪裡,你們且隨我去找她。”
浩浩蕩蕩的儀仗車輿再度啟程,沿途羽葆鼓吹,直至淮陰城外的小河畔。
正在岸邊漂洗的農婦們,哪裡見過這種王駕的陣仗,在兵卒的呵斥中,紛紛起身躲到一旁。
韓信卻眼尖,一眼瞅見大柳樹下有位年邁的老婦人,也在手忙腳亂地收拾絲綿。
他翻身下馬,三步並作兩步奔到她面前,沒說什麼,只蹲下身去,熟練地接過她手中絲線,輕輕擰乾,又將每二十根並做一縷,整齊地放進她身側的竹籃中。
老婦愣了一下,看看他身上織著豹首落莫紋的錦繡深衣,又細細端詳了半晌那張英氣的面孔,然後咧開嘴,笑道,
“是你啊,你回來了。”
“是,我回來了,老人家。真沒想到,還能再見到你。”
“你現在,好大的威風哇。”
這本是句最無心的話,卻不知怎的,向來殺伐決斷的韓信,臉上竟微微發熱。
自從到了楚國,他總能感到,有道來自洛陽皇城深處的陰森目光,始終冷冷地觀察他,如芒在背。
因此,無論出入何處,他必陳兵列陣,威風凜凜地擺足一地之王的架勢,像是在衣錦還鄉地炫耀,又像是在虛張聲勢地壯膽。
不知千里之外的皇帝,能否隔著重重山水,看透自己的心虛?
“老人家,你身上還帶著餅子嗎?我……有些肚餓,想討塊餅吃。”
韓信有些發窘,想岔開話題。
“有,有的。”老婦顫巍巍地自籃底摸出一個麻布包,開啟來看,裡面是半個灰白的麥餅。
韓信鄭重接過餅子,向身側略一示意,便有兩名軍士挑擔,將一大箱金燦燦的小圓餅,放到老婦的面前。
他笑著說,
“老人家,你食我以麥餅,我還你以金餅,你既說我是王孫,那我便以王孫之道回饋你。”
老婦也笑,並不推辭,只看看他,又看看他身後聲勢浩大的儀仗,輕輕說,
“你這個王孫,出去闖蕩了一番,可得償所願了嗎?”
這一問,如當頭棒喝,韓信不覺呆了,遲遲答不上來。
***
洛陽皇城中,叔孫通正在匆匆忙忙地收拾著案上滿坑滿谷的簡牘。
他方才給皇子們講《春秋》,講到宣公三年,野心勃勃的楚莊王陳兵於周天子邊境,耀武揚威,並傲慢地詢問周朝使者王孫滿,禹帝當年所鑄的九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