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算賦與少府
酒釀番茄番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八章 算賦與少府,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後,酒釀番茄番茄,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見魯元兀自坐著發呆,眼神直直的似神遊天外,張蒼提醒道,
“王后還不走啊?再耽擱下去,我可要將那枚吉語印收回來了啊。”
“哦,哦,好的,我這就去看看馬,”
魯元回過神來,不好意思地笑,她想著,凡事若能多請教丞相,自己終歸少犯些錯,便又虛心問道,
“請教丞相,到了真定,我們還有什麼需要格外留意的地方呢?”
“不礙的,不礙的,諸事有張林在,不必過於擔心。”
張蒼起身送她走出偏殿,忽又道,
“對了,梨子不能白拿,要給銀錢的啊。
那幾株古樹稀世罕有,每年產梨的收入,料也頗為可觀。你們若是要將其圈為皇傢俬有,或另做他用,那便一定要給錢啊。
否則,只憑張林一清如水的官聲,定會自掏腰包補償百姓,那不是活要了他的命嗎?”
“放心吧,斷不會叫這個好縣令破費,”
魯元拔腿向官馬廄方向走去,頭也不回朗聲說,
“母后說過,天下初定,萬不可與民爭利,我記得牢牢的。
我已想好了,待我的人一到真定,就將全縣所有六十歲以上的老者召集一堂,設個‘耆老宴’,家家給予厚贈,正好藉機多打聽點秦時故事。
至於那幾棵古樹,往後我們每年只去摘幾個果子,其餘的梨子,依舊分給耆老,或拿去市場上販賣。
孝敬皇后的梨子,想必能賣出個好價錢,也算為當地做了件實事。”
***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做好事也要量力而行啊。”
張蒼悠悠地說,有些幸災樂禍般的得意,
“你這個想法雖不壞,只是我估摸著陛下從咱們國內取道平了臧荼,為了犒賞趙地民眾,今次覲見時,八成要吩咐趙王減賦。”
聽著這句突兀的話,魯元站定,不明就裡,只疑惑地望著丞相,
“我的意思是,國庫裡可沒錢給你設宴敬老,你也休要找我打國庫的主意。
就連你們少府來年的進項,經我掐指一算,也至少會減掉五六成。”
說到財數,這是張蒼最拿手的一項,他面上似笑非笑,竟一本正經地和魯元算起賬來。
魯元把眼珠轉了轉,她雖尚不清楚真定縣有多少人戶,但左不過幾千戶。戰亂連年,縣中所剩的花甲老人,畢竟不會太多罷。
故此,她闊氣地滿口應承下來,
“丞相放心,這點錢連少府也不必驚動,用我的私帑足夠了,斷不會找你要半枚銅鈿。”
她誇完海口,又琢磨著張蒼素來話中有話,便在心中逐字逐句地將他適才之言重新細敲了一遍,才抬起頭,猶疑地問,
“趙國的田賦與朝廷各地相同,都是十五而稅一。哪怕再減,這也是會統歸國庫所有,影響不到少府的進項。
至於算錢,眼下是每人每年一百二十錢,也是與朝廷所轄郡縣一致的。
這筆錢倒是會進少府,難道會減掉很多嗎?”
算錢,即算賦,是依據人丁徵收的人頭。彼時,平民在十五歲至五十六歲期間,每年需繳納一百二十錢的算錢【1】。
***
而他倆口中的“少府”這個官職設定,由來已久,相傳可上溯至周代。
最遲於戰國時期,各國朝廷或早或遲,紛紛設立了這一掌管經濟、干預財政的機構。西漢初年,漢廷效仿秦之形制,在中央的九卿中,亦設有少府一司。
少府所轄的事務龐雜眾多,包羅永珍,其中便包括了管理帝室的各類收支,也就是管理皇室的私奉養。
換句話說,中央朝廷的財政,與皇室的財政,是嚴格分離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