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趙地尋人
酒釀番茄番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五章 趙地尋人,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後,酒釀番茄番茄,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劉季提到趙佗的祖墳,眾人背後皆一凜。
他既自稱蠻夷,矢口否認自己源於趙地真定的血脈,那這祖墳,確實也沒有繼續存留的必要了。
吳臣臉色稍變,眉頭微皺,小心翼翼斟酌道,
“趙佗是個有遠慮之人,早在戰火驟起伊始,他便將較為親近的家人一併遷往了南越。
咱們眼下再去尋,旁系遠枝的昆弟倒是能尋到,只是恐找不到什麼重要的親眷作為人質了。”
他以為劉季打算效仿當初西楚霸王項羽的做法,將趙佗的妻小家人一併扣為人質,甚至逐一虐殺,以儆效尤。
“你想到哪裡去了,”呂雉瞧出他的一念之仁,心下一嘆,笑道,
“即便尋到了趙佗的父老妻兒,咱們也只能好生贍養著,甚至當做陛下的親生父母來敬重,方能彰顯我朝之仁德。
一味胡亂殺人,只會將他們越趕越遠。”
劉季揉著眉頭,自呂雉提及後,他這幾日總在思索梅鋗的下落,又想到危機四伏的南北邊境,思緒起伏,頭風隱隱發作,似有一條灼熱的尖細鐵鋸,在兩太陽穴之間來回不停地磋磨著,痛不欲生,
“嗯,皇后說得對,哪怕把他們全數殺光也沒用,反倒授人以柄,讓趙佗更名正言順地反漢。
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項羽小兒做得出,我貴為天子,可不屑於做。”
他不禁想起,彼時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項羽在廣武城外,危言聳聽地威脅他,要將劉太公煮作肉羹——
哼,又能嚇得住誰呢!
他甚至曾不止一次大逆不道地設想,若項羽真將自己的老父或妻子虐殺,漢軍憤恨交加,只怕這仗還能打得更利索些。
***
如此說來,即使把趙佗在真定的宗族昆弟及祖宗墳墓統統找了出來,也殺不得,處置稍有不當的話,倒會適得其反,簡直成了燙手山芋。
“他家人雖大多不在真定了,但南越其他北人之家眷,總歸跑不掉的。他能在南越站穩腳跟,說到底,一半靠當地越人,還有一半,也是靠秦時隨他南下的十萬中原士卒。”
呂雉環視一週,見眾人面上都掛著些沮喪,便有條不紊地分析,
“依我看,趙家的祖墳還是要找的,不但要尋到,還需妥妥地看守起來。
還有,真定城橫豎就那麼大,他一個大活人,在城中長到三十歲才離開,總會遺留些其他的蛛絲馬跡,能為我所用。”
趙佗這樣的牆頭草,秦盛,則俯首帖耳做秦之南海郡龍川令,一旦秦衰,他便即刻割據獨立,自立為王。
她冷冷笑了一聲,
“他本就是搖擺不定之人,說好聽些,叫做識時務,懂得順勢而為。
只要我漢足夠強足夠富,威逼利誘之下,他自會服服帖帖。”
哪怕現在不夠強,也可以藉著山水的阻隔與交通的不便,擺出一副很強的樣子來。
再者,他們自以為與匈奴呈掎角之勢,一南一北將漢朝牢牢鉗制其間,左右為難,這也是趙佗蠢蠢欲動的底氣所在。
她低頭想了想,對劉季說,“打鐵需趁熱,此事不宜緩辦,等再過兩代人,人家果真連祖墳都不認了,咱們便只剩強攻一條路了。”
***
劉季嗯了一聲,卻聽吳臣小聲讚道,
“正是!”
沒想到,呂雉的看法,竟與他父親吳芮生前的構想不謀而合。
吳芮生前時時對吳臣唸叨,擒賊先擒王,若要說服趙佗歸漢,首先得將南越朝中反對漢朝統一的勢力翦除。
否則,以趙佗搖擺不定的性格,縱是應允歸順,也會出爾反爾。
而隨著那批南下的中原人對故土情感羈絆的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