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理當棄市
酒釀番茄番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三章 理當棄市,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後,酒釀番茄番茄,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朝稱制好幾十年,簡直慘不忍睹,呂雉心情複雜地腹誹。
***
劉季又等了片刻,實在無聊,仰面在榻上躺了一會兒,又坐直身子,端著漆卮喝了口熱茶,與劉盈閒聊般漫不經心地問話,
“盈兒,百姓告官的文書,你也都看過了罷。
你說說,蕭相國強行賒買民田這事,按律,該如何處置?”
劉盈直直地看了看自己無比敬重的蕭相國一眼,又看了看面帶微笑的呂雉。
母后每日臨朝前,都會對他耳提面命,說蕭相國是社稷棟樑,於國於家都有著不可磨滅之功,未來定要青史留名的,萬不可折辱。
於是,他在腦中飛速打了個草稿,便一板一眼地對劉季說,
“蕭何身為相國,曾親制《九章律》,如今卻知法犯法,毒螫(shi)加於吏民,強賒民田,獲資千萬。
按律,理當棄市——”
“噗——”
劉季沒忍住,一口茶全部噴在織著彩色大花的厚厚綈錦上,溼了一大片。
宮人們忙撲上前來擦拭,劉盈被他的反應唬住,臉色一白,不知所措地噤了聲。
***
兩漢時的死刑,可以分為顯戮與隱戮兩種型別。
隱戮,可以理解為秘密處死,給死者留個體面,而顯戮,便是在城內或近郭的鬧市,通常是在四通八達、道路交匯的十字路口,處死人犯。
為了顯示犯人被殺是罪有應得,往往在顯戮行刑前,還要敲鑼打鼓,吸引城中百姓前來,再進行讀鞫(ju),也就是當眾宣讀囚人所犯之罪。
劉盈所說的棄市,是顯戮的一種,犯人在鬧市被斬首或絞死後,拋屍於市,或三日、或十餘日,用以警戒世人。
所以,棄市是比普通死罪更羞辱的一種刑罰,是針對罪大惡極之人身體與名譽上的雙重翦滅。
太子此言一出,縱使蕭何見過千般大場面,也嚇得失手將簡牘掉到地上,瞪大眼睛,萬般驚恐地看著太子,腦中飛速閃過自己與太子的過往——
自己未曾開罪過這位小閻王啊,莫非是旁人教他說的?
可又會是何人呢?是劉季本人嗎,還是呂雉?
抑或是叔孫通,或是張良,是曹參?
或者其他什麼暗中結下的敵人,企圖假戲真做,對他一擊致命?
他面上的陰晴變換,心思飄忽不定,全被呂雉盡收眼底。
呂雉深知劉盈的性格,他木訥柔弱,卻是個仁義忠厚的少年,於是溫言鼓勵道,
“盈兒,不礙的,你把想說的話說完。”
“是。”
得到母親的鼓勵,劉盈吸了口氣,接著說道,
“但蕭相國為我大漢殫精竭慮,兒臣日日看在眼裡,感念在心。
《周禮》……《周禮》以八辟麗邦法,附刑罰,其三為議賢之闢,其四為議能之闢,其五為議功之闢,其六為議貴之闢。
兒臣以為,蕭何有社稷之功,身兼賢、能與功四者,不宜以尋常律法處置。”
八辟起源於周代,是唐代“八議”的前身,依次為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與議賓八項。
簡而言之,當以上八類人犯了死罪時,需要交由皇帝特事特辦,通常能得到法外容情的寬大處理。
與八辟相對的,則是十惡不赦,也就是無論如何寬恕,也無法免除死罪的謀反、謀大逆等十項重罪。
顯然,蕭何所犯的並不是十惡,還是可以議一議的。
劉季沒想到,短短數月不見,太子居然能出口成章,說出周禮中的決獄先例來,心下倒有些驚喜,卻依然不動聲色地問,
“所以,照你這麼議,相國就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