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少年郎官們
酒釀番茄番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六章 少年郎官們,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後,酒釀番茄番茄,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哦,定的是今天揀選嗎?”
蕭何的興致也被喚起了,
“可惜我全家的男兒,這次都隨陛下出徵了,竟沒人能進宮。”
他感慨著,當初一起反秦滅楚、打下江山的老兄弟們,林林總總,共百多號人。
如今,這其中最頂尖最顯貴的二、三十人,如曹參、張良、陳平、樊噲和他自己等人,均已封侯封爵,剩餘的大半次一級的功臣,尚未來得及封爵和賞食邑。
這一百號人,絕大多數出自布衣,他們既是漢朝的開國元勳,又是漢初最堪用的治世能臣,與劉季共襄盛舉,成就了漢初布衣將相的局面。
經過近十年的征戰,這批人大都已過了鼎盛壯年,是時候去看看他們的後代了。
“走罷,他們應當已聚齊在南軍駐屯舍,我兄長正操練他們呢。”
呂雉吩咐宮人把太子也帶過去,又陪著蕭何緩步向守衛宮殿的南軍屯舍走去。
宮中樹蔭森森,蟬鳴陣陣,一派恬靜的夏日午後景象。
隔著老遠,她就看到呂澤正對著一大群高矮不齊、身披簇新青翅燕尾幡的少年郎官,似乎在訓話。
“多日不見,呂侯爺這是又清減了啊,不過看精神頭,倒還是好的。”
蕭何覷著眼望了望,皺著眉對呂雉說。
她“嗯”了一聲,自己一共就兩位兄長,二哥呂釋之病弱,大哥呂澤的身體也江河日下,使人心憂。
呂澤是當之無愧的大功臣,曾救劉季於危難之中,加上是皇后之兄,論資歷,論戰功,論親疏,在元老中都是數一數二的。
因此,這群年輕的功二代們,儘管平日桀驁不馴,但面對呂澤,還是很服氣的。
呂雉清楚,儘管眼前盛況煊煊赫赫,但歷史上,漢初功臣元老的家族,幾乎都在兩代之後,土崩瓦解,飛速走向了衰落。
這其中,固然有後來的漢文帝、景帝忌憚功臣而不斷削弱的成分,但這些功二代們自身的不爭氣,卻也是導致家族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
見皇后與相國來了,少年郎官們紛紛站得更直了一些,各個昂首伸頸,滿面神氣。
呂雉頷首微笑,目光順著這隊英姿勃發的少年,一個個望過去,耳邊是呂澤熟門熟路的介紹——
“前排左邊的這倆孩子,都是酈商的兒子。
大的叫驪寄,小的叫驪堅。”
沒想到,第一個看到的,便是驪家的。
呂雉臉上略微變色,細細看了一眼並排而立的兄弟倆,眼底泛起一股莫名的蒼涼。
是了,眼前這個濃眉大眼的英氣少年驪寄,未來會與自己二哥呂釋之的兒子呂祿,結為超越血緣的莫逆之交。
根據記載,呂后死後,功臣集團暗中聚集力量,力求一舉剷除呂家勢力。
其時,恰是驪寄以鐵哥們的身份,三番五次勸說統領北軍的呂祿放棄兵權,去做個逍遙的諸侯王。
呂祿無比信任情同手足的好友驪寄,堅信他是真心為自己謀劃,在他的反覆分析和勸說下,內心已然有些動搖。
後來,倒呂集團起事在即,驪寄變本加厲,催得愈緊,在約定倒呂行動的當日,再次上門,苦口婆心說服呂祿。
他幾乎是親自逼著呂祿,當場交出了調兵的上將軍印綬,將北軍的指揮權移交給太尉周勃。
交出了兵權的呂祿,輕鬆地走出北軍大營,卻再也沒能見到第二天的太陽。
而劉家的大功臣、作為內應的驪寄,也沒有迎來想象中的飛黃騰達。
因為,無論出於何種動機,賣友的行為,都悖離了世人的道德準則。
***
關於當時紛紛的物議,太史公在《史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