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關市律》
酒釀番茄番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一十一章 《關市律》,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後,酒釀番茄番茄,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到劉季連珠炮似的問題,幾名機要大臣互看一眼,蕭何率先開口,
“這件事頭緒紛雜,陛下容我們一件一件來說。
先講與匈奴的關市吧。
臣以為,無論匈奴是否真心盟約,只要兩國表面上和平一日,關市就可以開一日。”
“臣附議。”
陳平眨眨眼,眼裡閃著狡黠的光,
“既然草原上的歃血為盟也時常不算數,那咱們倒也不必受什麼道義的約束。
再說,基於劉敬傳回的奏報,匈奴人本不是鐵板一塊,只要咱們耐心等待,他們幾大氏族之間,總會有矛盾的。
咱們不妨邊打邊做生意,也可以離強和弱,哪個氏族與我漢交好,就多同哪個氏族做生意,再於其中慢慢尋找契機。”
既然暫時打不過,那便分化瓦解,若在這一代匈奴頭領中找不到機會,便著眼於下一代匈奴人,透過潛移默化的影響與籠絡,以求其變。
“嗯,無戰以漸臣,”
劉季以肘撐在案上,擰著眉頭道,
“這個路子,雖是咱們早前定下的,只是有些太慢了。
我近來總在想,能否在一兩年內,出兵徹底打垮他們?”
眾臣皆是暗暗一驚,上次集議匈奴之事的場景還歷歷在目,當時皇后亦在場,定下的策略,是隱忍,是和談,是伺機而動,是聯手西域諸國,以夷制夷。
怎麼剛滅了臧荼,皇帝居然又生出與匈奴決一死戰之意?
難道這次討逆的勝利,又帶給了劉季更自大的信心?
***
殿內沉寂了片刻,夏侯嬰小心斟酌著說,
“眼下,咱們沒有可與匈奴匹敵的精銳騎兵,上次張子房先生也提到,西北六牧中良駒匱乏,還得多方尋找馬源——”
蕭何補充道,
“——且討完臧荼後,還有一大批立功的將領沒有分封,國庫快捉襟見肘了。
劉敬在奏疏中也講了,草原廣闊,極易迷路,只能憑河流與星斗辨識方向。咱們若貿然開戰,縱是派兩萬人馬深入大漠,也不見得能尋到冒頓的主力。
這與中原內陸的征伐,還是大大不同啊。”
劉季的臉上閃過悵然若失的神情,自嘲地說,
“嗯,你們說得都對,我大抵是老了,太心急,總想著一鼓作氣,速戰速決,不願等太久。
那末,就按照咱們先前的部署,開關市吧,再拖上幾年。
至於關市如何開,你們都說個章程來聽聽。”
聽皇帝收回亂命,大家稍微鬆了一口氣,又七嘴八舌忙著安慰皇帝,說他春秋鼎盛,還能再活五百年。
蕭何找準時機,就關市的選址,開始彙報,
“關市若通,便不止涉及北邊匈奴一家,還有南越和西南夷,以及遼東的穢貊、肅慎,未來說不定還有隴西之外的西域諸國。
故臣等以為,應藉此契機,作《關市律》,對各地的開市時間、地點、稅賦與違禁物品等一應事宜,都做出嚴格規定,以為萬世之本。”
這些問題,是一班高階官員熟能生巧的日常政務,更是蕭何得心應手的老本行,他們趁著今晨大朝會後半柱香的功夫,早已粗粗議出了幾條原則。
先說關市的選址。
首先緊要的,關市需設在邊境交通要隘之處。北地舉凡築有長城的邊郡,關市便依長城而設,其餘西北、西南等邊郡的關市,最好直接設在關門之下。
這樣既方便了兩國間的物資運輸,也在漢廷的控制範圍內。
其次,關市需靠近水源,汲水便利。往來商隊運輸貨物,北方主要靠馬匹駝隊,南方主要靠水路運輸,無論南北,都離不開一個水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