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丞相府裡的小朝廷
酒釀番茄番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丞相府裡的小朝廷,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後,酒釀番茄番茄,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陣子,真是有勞蕭相國了。
皇帝不在京師,盈兒這個不成器的,只怕還得仰仗相國多多輔佐。”
蕭何躬身,連道“不敢”。
呂雉又笑道,
“我有個主意,想同相國商議一下。
陛下有言,多事之秋,太子年幼,事事以求穩為上。
我想著,這監國期間的一應諸事,與其按照慣例,先在你府中議定後,再進宮奏報。
倒不如,舉凡大小政務,相國索性直接領著有司官員,進宮來議,也正好讓太子從旁見習。”
蕭何聞言,頓了一下,腦中瞬間轉過無數個念頭,竟不由暗暗高興起來。
因為,無論出於何種考慮,皇后此舉都是幫了他的大忙,助他又避了一道嫌。
***
漢初,相國權重,掌承天子,助理萬機,職權相當廣泛。
具體來說,此時蕭何的責任範圍,從選用官吏、案劾誅罰百官、主管上計考課,到總領百官朝議與奏事職權,林林總總,實乃百官之首。
相國的府邸為“丞相府”,蕭何作為朝廷的最高行政長官,位於南宮南闕的丞相府,除了是他全家的居所外,還兼具著很多特殊的政治功能。
這些政治功能,包括府議、有司議與公卿百官議等。
簡而言之,依照秦漢制度,在歷任丞相富麗堂皇的府邸內,均設有一間“百官朝會殿”,還有一間專門收藏全國典籍、文書、戶籍、地圖的書府。
每當朝廷遇到重大事務或疑難問題,通常先由群臣集合,商量出一個意見,
而群臣集議的場所,有時會在宮中,有時則會在丞相府的百官朝會殿中。
劉季勤政,大權獨攬,遇有軍國大事,往往召集重臣往禁中商議。
至於其餘一般政務,平日裡皆由蕭何領著相關官員,在府中決策後,再稟報皇帝。
因此,這“百官朝會殿”,又被稱為“天子以下大會殿”。
總而言之,丞相府既是蕭何的住處,也是朝廷最高層級的行政官署,前為廳事,後為官舍,呈現“前堂後寢”的佈局。
換句話說,若因循舊日慣例,那麼,在皇帝親征期間,這丞相府中雕樑畫棟的大殿,隨著百官進進出出,便儼然是個無人監管的小朝廷了。
楚漢相爭時期,漢王劉季領大軍出關中,征討天下,唯留大管家蕭何坐鎮櫟陽,統籌軍需,助他深耕後方,作為進可攻、退可守的大本營。
饒是如此,劉季仍不放心,每每離開關中的時日長一些,便會數度遣人回去詢問。
為了消除漢王的猜忌,蕭何只得將宗族中凡能征善戰的子孫昆弟們,全數送至前線軍中,做到了名副其實的舉家相隨。
如今,做了皇帝的劉季,疑心病更重,而這樣的小朝廷,又如何能使遠征的他安心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