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狐疑的彭越
酒釀番茄番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章 狐疑的彭越,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後,酒釀番茄番茄,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儘管與其接觸不到一個月,但呂雉對於這幾點評價,發自內心地認可。
世人都贊唐太宗虛心納諫,才有了貞觀之治,但上一世的呂雉曾伴他身邊十數載,眼見年老的太宗愈發剛愎自用,任性妄為,若論起身段柔軟,還真不如眼下創業期的劉季。
響鼓不用重錘,呂雉在信中講了些後方的穩定局面,講了些待產的薄姬的身體情況,然後自然絲滑地加進了一句話,
“共薄姬敘舊事,聞彭相國越性狐疑,謀定而後動——”
“動”字的一撇還未寫完,薄姬院裡的侍女匆匆來報,
“薄夫人說,還有一句緊要話,方才慌亂中忘了說。”
“什麼緊要話?”
“她說,凡狐疑之人,惜命且敬天。
奴婢聽不懂,想請夫人詳加解釋,她只笑著說,一字不差報給王后即可。”
“薄夫人說得沒錯,你去回她,就說我懂她的意思。
還有,你辦事妥帖,是個有心的,去領賞吧。”
呂雉腦中澄明,感覺更有把握了,便在未完的書簡上又添了幾個字,
謀定而後動,“亦畏命,宜以利誘之,以天畏之”。
***
呂雉的信以快馬送到陽夏城時,正值子夜,劉季房內亮如白晝,焦慮的他正與張良挑燈商議。
劉季已經連續派出三批使者去催彭越與韓信發兵,但每次使者帶回的答覆都大同小異:
彭越只說,魏地不穩,亟需自己親自鎮守,不敢輕易離開,而齊王韓信也是想了諸多理由,百般推諉。
“怎麼辦?怎麼辦?
這些背信棄義的小人,一個個都不來會師,難道讓我孤軍和項羽單打獨鬥嗎?”
劉季憤懣地在矮案面上重重一擊,震得耳杯跳了一跳,杯裡茶水灑了滿桌。
坐在他對面的張良,表面不動聲色,腦中卻在飛快地組織語言。
此前一路乘勝追擊的漢軍,在強攻固陵時遭遇慘敗,於劉季對陣項羽的敗績中又添了一筆。
張良深知,這是徹底摧毀劉季信心的一筆,是令項羽堅守陳縣與固陵而有恃無恐的一筆,也是促使彭越與韓信隔岸觀火、按兵不動的一筆。
畢竟,鹿死誰手尚未可知,萬一漢軍又再次遭遇彭城大敗呢?
風險這麼大,沒有足夠大的利益驅使,沒有必勝的信心保障,誰會貿然出兵相助。
眼前的漢王在精神上早就外強中乾,援軍未到前,他斷然沒有信心再次與項羽正面開戰;
然而,若他一直沒有贏家氣象,彭、韓兩家的援軍是不會來的。
張良揉了揉眉心,事不宜遲,需得找到個突破口,打破這場可怕的惡性迴圈。
他看著凌亂的桌面,不疾不徐地說,
“大王不必憂慮,目下我軍佔盡優勢,擊破項羽只是時間早晚的事情。
只是,對於彭韓二人來說,他們關心的是利益分配問題。”
“韓信早就逼我把他立為齊王了,彭越不也始終心照不宣地掌管著魏國故地嗎?
他倆還意欲何為?”
“大王自己也說了,韓信的齊王頭銜,是他要挾你才換來的;
而彭越對魏地的管轄,也名不正言不順,只因他此刻還未封王。
臣請大王將睢陽至谷城的土地都劃歸彭越,許他梁王之位,並將陳縣以東的土地都劃給齊王韓信。
此正是裂土封王之策,大王與他二人共享富貴,他們必召之即來。”
“王越封越多,日後難免成尾大不掉之患......”
“以後自有以後的辦法。
若不痛下決心,只怕眼前這關,大王都過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