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釀番茄番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六章 錯金匕首,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後,酒釀番茄番茄,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風勢見小後,雨又陸陸續續下了大半宿。

當夜,大當戶將主帳讓給了哀嫩,劉敬與老聶窩在緊鄰的另一座小些的帳中。

劉敬琢磨著匈奴向燕國賣馬的事情,耳邊傳來老聶如雷的鼾聲,轉輾反側足足一夜。

第二天清晨,只聽得帳外出奇的安靜,想是風雨已歇,他忙走出去檢視物資和馬匹。

“多虧陳圂想得周到。”

他逐車檢查,一面用力將苫布掀開一個角,伸手進去摸摸究竟,一面在心裡感謝雁門郡守陳圂。

在苫布嚴密包裹下的金銀器皿與糧食綢緞,幾乎絲毫不曾受損受潮。他看罷物資,又去視察馬匹與駱駝。

大風過後的黎明,天空呈現出透亮清澈的灰藍色,氣溫卻陡降,劉敬只在戶外溜達了一會兒,已凍得手腳發麻。

好在牲口們安然無恙。

它們雖然滿身都是斑斑點點乾涸的泥水汙漬,但沒有受傷,且個個吃得肚子圓滾滾,精神很好,一見他來,紛紛噴鼻踏蹄,十分親熱。

定是大當戶吩咐了牧民,在風雨過後幫我們補餵了夜草,真是周到。

他如此想著,又伸手翻了翻食槽中堆得滿滿當當的、開滿紫色小碎花的綠色草料。

為了去隴西更戍,他從齊地到了洛陽,後來受皇帝之命出塞,又從洛陽走到了燕趙之地,卻未見過這樣的小葉細莖植物。

聽老聶說,這等不起眼的小草,叫做苜蓿草,在草原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堪稱牧草之王。

劉敬對馬政一竅不通,就連騎馬也是為了出使匈奴才現學現賣的,但心細如髮的他,最善觀察與總結。

眼見著一路上每日趕路行走近百里,且拉馱重物,車隊中的馬與駱駝頓頓只吃草原上野生的苜蓿草,卻越走越壯,頸粗腰圓,腿腳有力,絲毫不見疲態。

看來,這苜蓿草,與中原人家傳統用來餵馬的粟、菽、麥等谷豆類作物不同,不用搭配其它飼料,便能讓馬匹吃飽吃好。

更重要的是,馬的食量巨大,若以粟麥谷豆為主食,一匹馬的食量足以趕上一戶五口之家,簡直是在與百姓爭奪日常口糧。

如此養馬,財政負擔巨大,黎民百姓又如何不怨聲載道。

“嗯,燕趙之地的北部,以及隴西各郡的氣候,與草原相差並不甚多,若要養好馬,定要將苜蓿引入中原。”

既然這草野生野長便能漫山遍野,可見種植、養護亦頗為容易,多半賴於氣候。

劉敬想著,翻出隨身攜帶的一塊小竹簡,又摸出了腰間日常掛著的一把帶鞘銅書刀,在上面仔細刻下了兩個小字——

苜蓿。

寫罷,他收好刀簡,從不同的車中,輕車熟路地摸出了一些物品。

***

出發前,他曾親自監督著裝車,沿途又無數遍檢查,因此每樣東西放在何處,都記得清晰無比。

此刻,劉敬依次取出了兩盞一對的銅雁足短燈、兩襲三色錦深衣,想了想,又掏出了一面刻有草葉紋飾的圓銅鏡。

銅燈與深衣,自是贈給老當戶夫婦的,他見當戶夫人用著漢制銅釜,顯然對漢物並不排斥。

而她年紀雖長,依然戴著大耳環與琳琅飾物,愛美之心不減,這銅鏡雕花精緻,鏡面明亮,光鑑照人,當戶夫人自會喜愛。

“差不多了,咱們只是借宿一晚而已。

給多了,大當戶也不敢收。”

不知何時,老聶也起身了,在他背後伸伸懶腰說道。

“這鏡子背面還刻著字,行嗎?”

劉敬把銅鏡遞給老聶。

只見銅鏡背面的花紋之間,工工整整刻有八字銘文,寫著“如日之光,長樂未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拳爆星,從融合獨角仙基因開始

鄙人不善奔跑

秩序者們

東瓶西境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