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燕國丞相溫疥
酒釀番茄番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六章 燕國丞相溫疥,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後,酒釀番茄番茄,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這便是她所謂的必反之人,沒有任何招撫的必要,因此,對於劉季殺雞儆猴般的剿滅,她是贊同並支援的。
“臧荼前一陣,從匈奴進了一批良馬。
更有甚者,他前幾日宣佈,封鎖燕國與代地、趙國的邊界,一切人馬皆不放行,算是挑明瞭吧。
還有,呃,溫疥和昭涉掉尾,也早來過信兒了。
這樁樁件件,我一直壓著,沒找到時機同你講。”
什麼沒找到時機,只不過是你認為,後宮中皆是無用之輩,和她們說不著罷了。
呂雉想著,從劉季這番千頭萬緒的話中,敏銳篩出了一條新的線索,
“哦,原來燕丞相溫疥,與大將昭涉掉尾,都是你的人啊。
想當初,他們二人,都是老燕王韓廣一手提拔起來的吧?”
***
呂雉恍然大悟,一下子撥雲見日,想通了所有的關節——
原來,這又是一個忍辱負重,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故事。
而且,無巧不成書,燕國的丞相溫疥,居然還稱得上是她自己恍如隔世的熟人。
溫疥這個名字,她在上一世曾聽過幾次,卻未經留意。
因為,在九百年中,太原溫氏最出名的人才,是東晉的名臣、兩救晉室於倒懸的溫嶠,以及,她父親武士彠的老朋友,溫家三兄弟。
溫大雅、溫大臨(即溫彥博)與溫大有三兄弟,在唐初可謂風頭無兩,被世人尊稱為“溫氏三雄”。
隋末大亂,他們與武士彠一道,共同追隨唐高祖李淵自太原起兵,東征西討,立功無數,是響噹噹的從龍之臣。
父親在家中閒話時曾說,有一次,他看見李淵握著溫大雅的手,語重心長地感激道,
“我起晉陽,為卿一門耳”,若是沒有你家,我簡直成不了事。
如此功勳卓著,三兄弟在武德元年,同時出任中書侍郎,職掌機要,故又稱“溫氏三公”。
而印象中漢初的溫疥,只是作為溫氏這一望族中最早載入史冊的先祖,在家族淵源中輕描淡寫地留了個名。
“溫疥,我好像沒見過,他長什麼模樣?”
“一個長臉,挺白的,瘦高瘦高。”
劉季有些許詫異,又覺可笑,果然是婦道人家的見識,淨關心些沒用的。
呂雉也笑了,看來,溫氏後裔的長相,在九百年中居然沒什麼變化,父親口中的溫家三兄弟,也是一副白淨清瘦的大儒樣子。
而且,沒想到,溫家審時度勢的大智慧,竟可以追溯到眼前的溫疥,可謂家學淵源。
“既然如此,那我便沒什麼可替陛下憂慮的了。
溫疥是丞相,昭涉掉尾是頭號大將,他二人若與陛下一心,那臧荼的造反,無異於一場貽笑大方的兒戲。”
劉季從鼻子裡哼了一聲,算是預設,
“罷了,說正事。
我若親征,必定還是盈兒這個太子監國,你身為皇后,從旁輔政。
我不會帶蕭何走,遇到事情,你要多與他商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