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蕭相國與東陵瓜
酒釀番茄番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七章 蕭相國與東陵瓜,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後,酒釀番茄番茄,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了謹慎起見,臣還是會把這批細作劃為耳目、羽翼與遊士三個小隊,讓他們分吃分住,互不知曉,以免被一網打盡。
並且,教習時,會讓他們用簡牘刻陰書來遞出資訊。”
“也好。”劉季頷首,
“匈奴之險,我們現在一無所知,龍潭虎穴之地,還是小心為宜。
墨書太易被塗改,你所說的刻字,確實比較穩妥。”
陰符與陰書,是最早的軍事密碼。
陰符上面沒有文字,只透過竹簡木簡的長短排列,顯示相應的情報;
而陰書,則是將一份完整的情報打亂順序後,寫成三份,分別送出。
陰符與陰書配合使用,即使被敵人破獲,也幾乎無法破譯。
陰符、陰書,再加上刻字,這是陳平所能想到的、最高階別的機密等級了。
皇帝與他都心知肚明,這一切,不是為了防土生土長的匈奴人,而是為了防漢人在匈奴的探子。
既然北方几個諸侯王與匈奴之間的聯絡千絲萬縷,那麼難保匈奴王庭中,沒有熟悉諜者運作方式的漢人。
“餘下的還需什麼物資和人手,你也同蕭何講,他會全力配合你們。”
劉季低沉著嗓子,簡略而略微急促地說,
“選人加訓練,總共給你兩個月時間,夠嗎?
待訓練接近尾聲,我會找個藉口去長安附近巡視。”
“請陛下放心,我麾下有不少熟手,訓練他們,兩個月足夠了。
臣定不辱命。”
“只是——”陳平忽又想到什麼,囁嚅著。
“何事?”
“陰書陰符,都需以簡牘為底,只是不知,那匈奴草原,是否有竹木可製成木簡......”
“啊?”
君臣二人面面相覷,對未來面臨的挑戰,心下更是沒底。
***
回到北宮的呂雉,卻有另一樁煩心事縈繞心頭。
方才殿上,劉季既將訓練匈奴密探的任務交給趙王張敖,並強調要在趙地放回,那也就意味著,這件事迫在眉睫,而張敖即將以新趙王的身份返回趙國。
漢初萬事草創,即便張耳的靈柩尚未下葬,也不會影響兒子此時娶親。
這麼說,魯元不日間就要隻身深入險境,嫁給那個註定謀反的夫君了。
想到這裡,呂雉感到胃裡有些焦灼,坐立難安的她,命宮女去請薄夫人,共進一點夕食。
半柱香不到的工夫,薄姬笑著來了,嘴裡說著才把小皇子劉恆哄睡,就來了口福。
“春日午後,最是睏乏,正閒著發悶,幸好皇后叫了妾來,還有難得的瓜果吃。”
宮女的纖纖素手,為她倆各端上一個漆繪長方四格樏(léi),裡面盛著切得小小的桃、梨與甜瓜。
呂雉顯出難得的興致,竟就著樏子,一一介紹開來,
“這桃是襄桃,眼下正是夏桃的季節,最是鮮美。
這梨,是常山真定的名物,是張敖遣人送來的。
這瓜呢,叫召平瓜,又名東陵瓜,是一個叫召平的關中人種出來的。”
見皇后明顯心頭煩悶卻強打精神,薄姬自不能掃她的興,便順著話頭追問下去,
“召平瓜?妾竟是聞所未聞,不知這名字裡,可有什麼典故?”
“據說,瓜農召平,原是秦的東陵侯。
你知道,秦之東陵,葬著秦宣太后羋八子,還有始皇帝的父母莊襄王與趙姬。
秦破後,召平家敗為布衣,無以為繼,便在咸陽附近種了百畝瓜田。
說來也奇,關中那麼多人種瓜,只有他家的甜瓜,籽少汁多,果香濃郁,甚是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