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風暴欲來
酒釀番茄番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一章 風暴欲來,武則天重生為呂雉之後,酒釀番茄番茄,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哦,莫非這位大閼氏,母家的出身比較高貴?”
劉敬信口猜道,想來世間的事情,萬變不離其宗。
縱使風俗不同,但匈奴王權的構成,總是八九不離十的。
“劉大人果然聰明,一猜即中。
現在的匈奴草原上,若說勢力最大的家族,要數攣鞮(luán di)氏了。
故去的頭曼單于,以及正當權的冒頓單于,都是攣鞮家族出來的。
但是,除了最大的攣鞮氏之外,還有呼衍氏、蘭氏、須卜氏這幾大姓,也是一言九鼎的國中名族。”
“明白了。
所以,連冒頓也不太敢惹的大閼氏,勢必來自於這三姓中的一家了?”
“正是。
這許多位閼氏中,自然有地位高低之分,最尊貴的那位,被稱為顓(zhuān)渠閼氏,也就是最大的閼氏。
眼下這位顓渠閼氏,正是呼衍王的長女。”
匈奴長期實行氏族外婚制,不同的大氏族之間有著互相通婚的傳統,單于的各個閼氏,也多是名族之女,或出自功臣之家。
核心的攣鞮氏在整個匈奴社會中處於主導地位,出身於攣鞮氏的單于掌握草原的最高權力,也掌著兵權。
而其他姻親氏族則處於輔政的位置,同時也掌握著部落上的部分民政與刑獄權力。
“顓渠閼氏實在太拗口了,我還是叫她大閼氏吧,反正就是皇后的意思唄。
那……這幾大氏族,在單于面前,有議事權嗎?
我的意思是,若遇到什麼軍國大事,匈奴王庭也像我們一樣開朝會,靠著皇帝與眾臣集思廣益嗎?”
劉敬眼珠轉了轉,追問了一個似有深意的問題。
***
聶叄隔著厚厚的翻毛獺皮帽子,搔了搔頭,又憨厚地笑著說,
“軍國大事,我們平頭百姓的,也說不好。
只是我從旁冷眼看著,原來頭曼老單于健在的時候,遇有大事,還是會開‘大吐撲蘭提’的。
這個大吐撲蘭提,是匈奴語,我也說不準什麼意思——”
“——大概類似於我們的廷議,或者上古時期的諸侯議事,對吧?”
劉敬有點想笑,心說這一套我可太熟悉了,不就是中原民族的老套路,換了個名稱而已。
於是,他忙不迭地接話,啟發老聶繼續講吓去。
老聶點頭如搗蒜,
“對對,反正早年間,幾大氏族還是有商有量的,每年牧場怎麼分配、氏族之間的兒女婚事怎麼定、要不要組織起來南下去搶東西。
甚至連下任單于的人選,都靠著眾首領合議來定。
只是,冒頓單于繼位後,這些規矩都改了,眼下的所有大事,都由他一個人說了算。”
徹底懂了,劉敬心想。
那冒頓單于用鳴鏑弒父自立時,把彼時最受頭曼單于寵愛的閼氏、閼氏之子,與眾多叔父都屠戮乾淨了,可謂心狠手辣,乾綱獨斷。
因此,所謂的“大吐撲蘭提”議事,大約也形同虛設,對他起不到任何制約作用了。
“冒頓這麼幹,另外幾大氏族,能忍下這口氣嗎?”
劉敬遠眺著山坡上的羊群,悠悠地問。
“咳,有什麼忍不忍的,這都是兩說。”
老聶回頭看了看長長的車隊,確定沒人掉隊後,才感慨道,
“冒頓帶著全匈奴之眾,大破東胡人,趕走了月氏人,又吞併了丁零、堅昆、樓煩等小國,開拓了大片大片的新牧場。
所以現下,大夥還是樂意聽他的。”
劉敬明白了他的言外之意。
等到獨斷專行的冒頓不再能打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