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東方不亮西方亮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章 東方不亮西方亮,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道:“那進宮授課能帶個書童不?”
蘇軾笑罵道:“滾出去,等為父需要人抬著才能進宮時,你這書童再來湊熱鬧不遲。”
蘇過碰了一鼻子灰,聳聳肩溜走了。
現在的問題是怎麼能和小皇帝接上頭呢,跟著蘇軾混進去自然是說笑了,經筵哪能這般兒戲。
不過蘇過一顆蠢蠢欲動的心很快被壓住了,單憑蘇軾兒子、王安石學生的身份,就算見到了小皇帝,也起不了什麼波瀾,只相差五歲自然是個優勢,但想取得信任還是得靠實力。
蘇過又仔細想了想,手段倒也不是沒有,抄幾首詩詞出來揚名對他而言不是什麼難事,雖說庫存不多,但好鋼用在刀刃上總是不錯的。可也有柳三變的例子在前面,分寸實在不好把握。
機會總是突然而至,這一年十一月,蘇頌奉命檢驗太史局的各式渾儀,也就是天文觀測儀器,發現問題很多,於是便以吏部尚書身份提舉研製新渾儀,這就需要各種精通天文和數學的人才,他在和蘇軾說這件事時,正好被一邊伺候著的蘇過聽到。
蘇過立馬眼前一亮,雖說他的天文也只有個常識,但數學在這個時代總還是碾壓的,於是上前請纓道:“小子近來於算術一道頗有收穫,願意一試。”
蘇軾聞言都驚呆了,眨巴眨巴眼,都不知道說什麼好。
蘇頌笑道:“五郎都學了哪些,不妨說來聽聽?”
蘇過快速地轉了下腦子,小心答道:“《九章算術》所述,無一不精。”
蘇軾擦了下汗,還來不及怒斥,便聽蘇頌讚道:“子瞻教子,確實不同凡響,還煩請人取紙筆過來。”
卻是要當場考校一番。
蘇軾瞪了眼不省心的兒子,說道:“犬子無狀,宗叔見笑了。”
蘇頌與蘇洵聯宗,蘇軾自然矮一輩了,說完正準備將蘇過趕出去,翻過此事,蘇過已經自行端來了筆墨紙硯,擺在桌上。
蘇頌點點頭,看這架勢是有點真本事了,於是提筆先寫了個勾股相關的算題。
題目倒是不難,文言文的題幹對蘇過來說也不是障礙,就是用毛筆寫阿拉伯數字有點費勁。
看著兒子在紙上鬼畫符一般地寫了些奇怪的東西,又見一旁的蘇頌也是滿臉疑惑,蘇軾抬手捂面,不知道這個不消停的兒子又在鬧哪一齣。
不過片刻功夫,蘇過便停下筆,報出答案,自然是絲毫不差。
蘇頌有些驚喜,還有這種不用算籌和算盤的做法,忙問道:“如果老夫沒猜錯,五郎寫的這是前朝時由天竺傳過來的文字吧?”
蘇過也有些驚訝,阿拉伯數字確實是在唐朝時便從天竺跟著佛教一起傳到中國,卻不被唐朝人接受,後又經阿拉伯人傳向世界,這才有了後來的名字。
見蘇過吃驚的模樣,蘇頌知道自己猜的不差,笑道:“老夫也是在一些前朝的書中見過類似的符號,所以見到你的書寫才聯絡起來。”
蘇軾這才知道自己兒子真的會算術,心下奇怪,不過當著外人的面也不好細問。
蘇過謙虛地笑了笑,說道:“小子也是偶然發現,自己摸索著胡亂學了些。”
蘇頌點點頭,就此一點已經足以證明能力,便向蘇軾說道:“不知子瞻可否讓我將令郎帶回衙中,近來也發現幾個人才,大家一起討論下水運儀象臺的製造。”
又問過蘇過是否有功名傍身,眼下可有其他職務。
蘇軾一一答過,白身一個,閒人一個。
蘇過學他爹一樣,翻了翻白眼,對這個回答很是不滿。
蘇頌笑道:“無妨無妨,此番前去,必保五郎一個功名。”
宋朝的官,除了科舉之外,還有很多渠道,所以蘇頌這話不算是套路,反而十分真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