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章 隨便造個望遠鏡,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接下來的幾天,蘇過帶著幾名工匠開始了玻璃的製造和打磨。

大宋的玻璃,或者說琉璃,因為原材料和工藝的原因,無法承受高溫,所以並不能在日常中使用,但是製作鏡片,需要的是均勻和透光度,這一點恰好是東方玻璃的優勢。

工匠們認為蘇過的要求十分簡單,因為不要求做造型,所以直接在之前生產的廢料裡挑了些符合要求的玻璃片拿給蘇過看。

蘇過大喜過望,有了這些,剩下的工作便只是打磨和拋光了,這更是古人的優勢專案,畢竟他們最不缺的便是時間和耐心。

不過幾天功夫,工匠們便打磨出了大大小小的幾十塊透鏡,組裝的事自然得蘇過親自動手,畢竟就算有了光學知識,在這裡也只能一點點地進行測試。

因為是樣品,鏡筒就選擇了使用最簡單的竹子,打通後割成一節節的,分別裝上凹凸透鏡,組合在一起進行觀測,然後不斷地調整距離,找到合適的便纏起來固定住。

做出幾個望遠鏡樣品後,蘇過便另外安排工匠們再幫自己做幾塊大一點的透明玻璃片,自己則興沖沖地來找蘇頌交任務了。

蘇頌看著桌上包裝得有些簡陋的筒狀物,問道:“你確定這是成品?”

實用主義者,或者說不拘小節者蘇過笑道:“別看它醜是醜了點,但絕對能用,時間緊張,美化的事後面再說吧。”

蘇頌搖搖頭,示意蘇過做個示範。

蘇過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個,定型得確實有些粗糙了,他也怕手一抖給弄散了,不過拿在眼前試了下,基本功能還是沒問題的,於是帶著蘇頌走到門外,對著遠處的城樓,側過身子舉起望遠鏡,說道:“您且閉上一隻眼,再用另一隻眼往這筒裡面看。”

蘇頌按他說的看了眼,立馬抬起頭,又看了看,驚訝道:“看到的是城樓?”

蘇過笑道:“正是,這個東西叫望遠鏡。”

蘇頌又仔細看了看,還調整了下方向,這才確定是真的,畢竟他太熟悉京城裡的這些建築了,激動地想接過蘇過手中的望遠鏡。

不過臨時的東西終歸不靠譜,他一下子用力不當,纏在一起竹筒散開,一節直接掉到了地上,鏡片摔得粉碎,蘇頌拿著剩下的一節竹筒,一時不知該說什麼。

蘇過也有些尷尬,畢竟這殘次品是他親手做的,笑道:“意思就這麼個意思,東西還可以再做得精細些。”看蘇頌看著地上的碎片,又道:“這本來就是琉璃廠的廢料,您不用覺得可惜。”

蘇頌比蘇過更有科學精神,忙問道:“這個望遠鏡製作複雜嗎,可有圖紙給我看看?”

“複雜還是有一點的,”蘇過爽快道:“圖紙也沒有,我一點點測試出來的,沒有尺寸。”

他倒是想說得難一點,可這玩意拆開一看就知道怎麼回事了,依葫蘆畫瓢都可以復刻出來,所以沒什麼好隱瞞的,再說工匠都是人家提供的,根本沒有秘密。

蘇頌點點頭,有了這麼幾件樣品,圖紙什麼的自然也不難了,又問道:“此物可觀測天象?”

應該可以吧,這個蘇過倒還沒試,不過還是給了肯定的答覆:“可以,比肉眼自然強上許多,但想看得更清楚,需製作更精密的望遠鏡。”

“如何更精密?”蘇頌立馬問道。

蘇過撓撓頭,這個還真不好解釋,他也得想想,於是說道:“這個以後再說,今晚您先測試下夜觀星象的效果,我們再談如何改進。”

蘇頌笑道:“是我著急了,還是五郎沉得住氣。而且有如此大才,卻還一直深藏不露。”

“不不不,我還是想露的,”蘇過笑道:“就是不得機會。”

在相熟的長輩面前,蘇過習慣性地插科打諢,蘇頌大笑道:“好,等我測過可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