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章 蘇東坡的麻煩事,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件事說起來也是蘇軾倒黴加天真,朝廷年底有館職試,就相當於高階文職官員的選拔考試,蘇軾身為翰林學士,也為學士院出了道策題。

策題呈上去的一共有三道,好巧不巧皇帝就選中了蘇軾出的,題目是“師仁祖之忠厚,法神考之勵精”,符合他的風格,一貫的溫和中庸,又不失考量,明顯是想在新舊之間找到一條合適的路。

問題有點長,大概就是說如果朝廷學習仁宗皇帝的忠厚,就會擔心大臣們划水,如果學習神宗皇帝的進取,又擔心官員們不能領會,會刻薄百姓,那麼該怎麼辦呢?

這題目本身就有些不討喜,有點批評兩位先帝的意思了,但這還只是其中一點,後面蘇軾還補了幾句表揚漢文帝和漢宣帝的言論,也給人留下話柄。

所以最近這一個月,蘇軾被臺諫瘋狂地攻擊,雖說太皇太后和小皇帝都相信他,策題確實也是皇帝親選的,但言官們就是不肯鬆口,宮裡也沒有辦法。

以後世的眼光看來,仁宗皇帝未見得就比漢文帝強了,但在宋朝這個士大夫言必堯舜禹的時代,漢文帝算個什麼,如何能與仁宗皇帝相提並論?要知道史上哲宗皇帝親政後,蘇轍上書將神宗皇帝和漢武帝一起拿出來說事,都被哲宗怒斥,認為秦皇漢武都是昏暴之君,如何能與先皇相比,將蘇轍貶出朝去。

神宗要是知道自己能和漢武帝並列,估計都得笑醒了,沒想到他兒子還不滿意。

宋朝的風氣便是如此了,浮誇而不切實際,滿朝的道德模範,嘴上王者,真正能做事的卻沒幾個人。

蘇過知道此事後,也勸過他爹,這件事擺明了就是臺諫們想把蘇軾趕出京去,不理會便是最好的處理,也不要讓其他人幫忙上書辯護,反而會讓那幫人更來勁,他的原話是這樣的:“走在路上遇到一條野狗朝你叫喚,跑是很蠢的選擇,最好的法子是上去給它一棍子,可要是一群野狗那還是算了,只當沒聽見,站著不動或者繼續走就是了。”

逗得蘇軾大笑,不過他心裡總還是不痛快的。

今天看到兒子這裡搞得有聲有色,老父親的憂慮也稍微得到緩解。

蘇過看到父親過來,講完一道題後,也忙上前問候,再笑道:“爹爹看我這裡如何?”

“小小年紀,不務正業,”蘇軾笑道:“外面的人估計都這麼議論你呢。”

蘇過不屑道:“耍嘴皮子算什麼本事,一天天就知道有的沒的,不幹正事。”

蘇頌在一旁笑道:“五郎這話頗有意思,可有些人的工作不就是動動嘴皮子。”

他的本意是想寬慰下蘇軾,讓他不要和那幫臺諫一般見識,不想蘇過聽了大不樂意。

“道貌岸然的偽君子而已,盡幹些捕風捉影的事,不是邀名,就是逐利,”蘇過替父親出頭,罵道:“果然心裡齷齪的人,看什麼都是髒的。”

蘇軾忙打斷了他的借題發揮,說道:“就你話多,做事去吧。”

蘇過哼了兩聲,又道:“牆角的蛐蛐兒都比他們叫得好聽,也不知道一天天的得意個什麼勁。”發洩一通,這才回到大桌前。

有些尷尬的蘇頌笑道:“到底還是小孩心性,有些沉不住氣了。”

“他故意的,”蘇軾也在一邊坐下,低聲說道:“前幾天還讓我別理會那些人呢,他這是想借這些人之口將話傳出去。”

蘇頌一愣,問道:“那不是仇恨越結越深了嗎?”

蘇軾有些習慣兒子的套路了,笑道:“若那幫人真與他計較,他反倒開心了。”

“卻是為何,”蘇頌怪道:“五郎過兩年也是要入仕的,得罪臺諫可不是什麼好事。”

蘇軾解釋道:“他才不怕,甚至巴不得事情鬧大呢,再說他無官無職的臺諫能說什麼,頂多給我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