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抱個大腿混臉熟,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伯為父親仗義執言,可見胸懷。”

王安石點點頭,贊同道:“子厚名聲雖然不好,但多是捕風捉影之事,實乃幹才。”

有了和章惇接觸的機會,蘇過自然不會錯過,忙道:“小子亦素來仰慕章世伯,只是父親與他雖有私交,但政務上意見差別甚大,後面有機會,還望先生能替我修書一封。”

王安石樂於提拔後進,便答應下來。

這便是蘇過厚著臉皮也要留下來的原因了,保守派那邊有蘇軾和蘇轍,天然的就方便親近,變法派這邊只能靠著王安石這棵大樹,慢慢地接觸那些大佬們,畢竟以蘇軾兒子的身份根本不夠看的,但如果是王安石的學生自然大不一樣。

當下新黨骨幹中,蔡確為右相,章惇為門下侍郎,曾布因質疑市易法被外放多年,呂惠卿先是陰謀阻攔王安石回朝未果,後坐其弟罪貶出京城。

“別人這麼做自然是騎牆,兩邊下注,自己這麼做那就是長袖善舞,左右逢源了。“蘇過暗自得意,畢竟這些人的能力品行,他早已知道。

比如蔡京眼下也是新法大將,蘇過就不會去抱他大腿,蔡京的兄弟、王安石的女婿蔡卞也是,但格局太差了點。

不過有一次蔡卞來江寧拜會他的岳父大人,蘇過也不忘腆著臉上去求了一幅字,這點事他爹的面子也夠使了。

後世來的人,對於名家的墨寶,天然就有一種收藏欲。

在蘇過各種刷臉和求教的操作之中,元豐七年就這麼過去了。

這一年,蘇軾還在等朝廷的回覆,希望能不去汝州,就在江南安置;朝廷王珪為首相,唯神宗皇帝之命是從,人稱“三旨相公”,取旨領旨得旨之外,毫無作為;章惇為門下侍郎,副相之首,與蔡確繼續執行各新法條例;王安石退隱江寧,司馬光於洛陽完成了《資治通鑑》的編纂。

這一年,北面的遼是大康十年,道宗耶律洪基在經歷了重元之亂,賜死皇后蕭觀音,軟禁太子,去除權臣的一系列操作後,醉心於佛教,虛耗國力;

這一年,西北的夏是大安十年,惠宗李秉常已二十四歲,卻依舊是梁太后執掌國政,兩年前的永樂城之戰,打得宋神宗臨朝痛哭,眼下西夏還是一邊向宋廷請臣以求歲賜,一邊劫掠宋朝邊境的熟悉操作。

這一年,西南的大理是建安二年,後世金庸迷所熟知的保定帝段正明在位,大權皆在高氏之手;

也在這一年,我們的主角開始扇動翅膀,希望這個文化璀璨的時代,不要以那麼屈辱和荒誕的方式謝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才子

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