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4章 重施僱役法,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讓李直方進皇城司,是蘇過之前便與他商量過的。

首先這是個好地方,其次蘇過也需要有人替自己看看新法施行的效果,老用那幫閒漢幫自己做事,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等李直方領了皇城司的差事,再收編那幫人作為外圍人員使用,這才穩妥。

還有一樁好處,就是有了李直方在裡面,皇城司對蘇過的盯梢總會收斂一點。

進入元佑九年三月,禮部試還未發榜,役法改革的詔令便下發了。

全國自然是一片譁然,反對之聲不絕於耳,各地的反對奏疏像雪片一樣飄往京城。

但在這件事情上,宮裡和宰執們已經達成一致,所有的反對意見一律不予接受,同時頒下嚴令,地方官員有拒絕執行或者拖延不辦者,就地免職,百姓有拒不服從者,以抗旨論處。

御史臺和皇城司一明一暗,奔赴各地查訪改動進展。

李直方順利進入皇城司,他品級不夠,只分到個押司官的職銜,眼下正是用人之際,他一上任,便領著十幾名下屬外出巡視開封府的役法改動進度。

當年司馬光廢除新法,重施差役法,要求五日內完成,包括劉摯、範純仁和蘇氏兄弟在內的眾多舊黨都表示反對,因為有些人免役錢都已經交了,恢復差役法卻還得去服役。

退錢?錢都不知道花哪去了,拿什麼退。

只有當時知開封府的蔡京在規定的五天內,以絕對的服從和高效完成了這項根本不可能的任務,獲得了司馬光的大力稱讚:“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可行之有。”

從這點看,司馬光看人的眼光,和老冤家王安石也是半斤八兩。

這次從差役改僱役,蘇過與三省早就商量過了,已經服過役的自然不用再交錢,當務之急是重新劃分百姓等級和僱傭合適的人手。

一些要求較低的職位,會優先招募沒有土地或者沒有營生的窮人,其他職位,則按要求由州縣公開招募,一一登記在冊。

總的來說,就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吃飯都困難的就算了。

早期最大的阻力來自道觀和寺廟,京畿就有不少寺觀拒絕上繳免役錢,其他州縣也在觀望之中。

至於官吏這一級,大多都看出朝廷這次的決心,所以還比較配合,不敢當這個出頭鳥。

訊息傳到京城,趙煦再次宣召宰執和蘇過入宮議事。

佛道兩家在古代大部分時候都屬於特權階級,大宋的皇帝在宗教方面還好,除了真宗在澶淵之盟後,迷信祥瑞和封禪,進行了一連串的修道祭祀活動外,其他皇帝對佛道並沒有表現出過分的熱情。

當然,道君皇帝趙佶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不過皇帝就算不信這些,也不會輕視宗教的力量,所以對寺觀的不配合表示出了足夠的尊重。

現在的問題是,當年的王安石那麼厲害,寺觀都只用交一半的助役錢,現在重施新法,卻改成了全額繳納免役錢,這讓寺觀如何能接受。

趙煦說道:“新役法遇到的首個問題,眾卿可有意見?”

蘇過在最末,左右偷看了下,發現宰執們也在左顧右盼。

於是章惇第一個開口說道:“朝廷頒下嚴令,要求各州縣嚴格執行,眼下既然有寺觀敢與朝廷作對,臣以為不可姑息,應直接沒收寺觀田產,以儆效尤。”

蘇過暗歎,不愧是章惇,簡單粗暴,讓你交錢不同意,就直接斷你財路。

範純仁咳嗽一聲,說道:“會不會太嚴苛了些,可派人前往協商,說明利害,再行處置不遲。”

新舊兩黨一時間爭論不休,兩邊其實都認同了寺觀也應該交錢,畢竟官員們都交了,憑什麼寺觀可以不交。

但在手段上,新黨激進,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