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9章 與新黨爭先,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皇太后高氏去世,是為國喪。

按娘娘遺誥,官家當以國事為重,成服,就是著喪服三日後,便重新聽政,在京中的文武群臣十三日除服。

一應喪儀從簡,軍民不用縞素,邊境不用舉哀,除服之後,亦不禁樂。

九月初四日,趙煦下詔,太皇太后陵園按帝王規制,命左相呂大防為山陵使。

帝王下葬之地稱為山陵,山陵使負責喪葬之事,自唐代宗之後形成傳統,山陵使由宰相充任,完成葬禮後,山陵使不再還朝,而是辭去宰相之位,以表為先皇盡忠之意。

歷史上蔡確和章惇分別是神宗和哲宗的山陵使,兩人都沒有選擇主動求退,但還是因為山陵之事被彈劾,而被罷去宰相之位。

所以依常理,呂大防的左相之位很快就會騰出來了。

大家都等著趙煦的下一步動作,不光是朝中的重臣如此,尚在地方的章惇、呂惠卿和蔡京等人也是如此。

不過趙煦遲遲沒有動靜。

見眾人都觀望不前,翰林學士範祖禹首先站了出來,上書表示太皇太后執政期間,貶除奸佞,不論私情,肯定會有大臣挑撥,指責她更改神宗法度,貶逐神宗大臣,希望官家能夠明辨是非,嚴懲宵小之徒。

蘇轍本來也想上書說這個事,見範祖禹已經說了,便附上自己的名字上呈宮中。

趙煦收到後,留中不發。

範祖禹再次上奏,表示太皇太后行祖宗之法,連契丹人都心悅誠服,遼主約束燕京留守,敕令邊軍不可尋釁,所以官家當守元佑之政,不可被小人矇蔽。

蘇軾的親家,蘇邁的岳父,當年為蘇氏兄弟對抗洛黨的蜀人呂陶,現任中書舍人一職,也同時上書,言及君子、小人之爭,希望官家能加以詳查。

接連幾道奏疏遞上去,趙煦依舊沒有回覆。

但官家有意召章惇回京,承繼先朝新法的訊息已經傳得沸沸揚揚。

風向一轉,被貶各地的元豐舊臣都鼓譟起來,大興紹述之論,即繼承前人之作的說法。

蘇過再次見到趙煦,已經是在十月了。

意得志滿的少年天子,剛剛擺脫了一身束縛,正打算按自己的想法重整朝政。

在這個時候,潑冷水自然是不明智的,所以蘇過說道:“官家打算何時召章惇回京,主持新法事宜?”

趙煦倒也還沒被衝昏頭腦,笑道:“等呂相公退了,我便召他回來接任。”

呂大防是老實人,肯定會按舊制主動求退,幾個月的時間趙煦還等得起。

蘇過問道:“官家打算直接任命章惇為尚書左僕射?”

趙煦遲疑了一會,說道:“我是有這個打算,但還需助力。”

章惇的仇家不少,性格大家也都瞭解,所以直接任命他為左相,勢必引來朝野較大的牴觸。

蘇過勸道:“昔日先生變法,也是從參知政事開始,可見職位並不重要。”

趙煦問道:“那重要的是什麼?”

“熙寧變法之初,先生勸先帝要辨別奸佞之臣而遠之,不過後來無人可用,才被呂惠卿之輩所趁,先生晚年常引以為恨,先帝在永樂城任用徐禧,也是一大憾事。”蘇過說道。

這話聽著和舊黨一個腔調,趙煦不滿道:“你怎麼也開始這麼說話。”

“官家想必是忘了,”蘇過笑著解釋道:“當年在農莊的地裡,我也是這麼說的,王荊公的學生未必都是好人,不能以是否支援新法而將人劃黨。”

趙煦想了想,也笑了,說道:“一晃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

不動聲色地拉近點關係,蘇過又道:“官家是想承繼先帝的遺志,還是隻想恢復先帝的新法呢?”

“這兩者有何區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