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7章 短暫的和平期,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挑起遼對西夏的不信任後,蘇過的計劃還差最後一步。

這次張三、李四用不上了,得由朝廷的人出面。

蘇過讓父親帶自己去見曾布,先將這段時間發生的事說了一遍,然後總結道:“契丹人起疑後,以他們一貫強勢的作風,肯定會選擇向党項人施壓,而不是安撫。”

曾布饒有興趣地問道:“那對和談會有何影響?”

“党項人兩邊受氣,帶隊的仁多保忠又是一介武夫,肯定會不滿遼人的霸道,”蘇過解釋道:“我們接下來在與他們單獨談判時,便不小心透露出遼人有除去夏國太后,維持邊境和平的意思。”

曾布與蘇軾面面相覷,蘇軾忍不住問道:“這種話党項人能信?”

“一半一半吧,”蘇過笑道:“遼人對梁太后自不量力、屢次戰敗,並一再要求遼國出兵相助,肯定是不滿意的,言辭之中肯定會有警告的意味,這便有了信的前提。”

曾布想了會,覺得有理,又問道:“再接下來呢?”

“党項人已不足為懼,所慮者唯契丹而已。”蘇過答道:“契丹人不願意梁太后再次出兵,是因為每打一次党項人便弱一分,當然也不願意我們繼續西進,所以接下來的和談他們會極力促成休戰,我們可以提出取消歲賜和讓党項人進獻馬匹的要求了。”

曾布又是長時間的思考,蘇軾再次發問:“前面領土和城寨的事都還沒談攏,再加上這些,不是立馬就翻臉了?”

“不會的,”蘇過笑道:“有這些條件其實才合理,畢竟我們才是勝利的一方,我們要求多些,遼人才會覺得我們和西夏沒有聯手的意思。”

曾布這時前前後後地想明白了,對蘇軾說道:“叔黨說的是,有了這些要求,才像是要罷兵休戰的樣子。”

除了小梁太后,三國其實都不想開戰。

可一旦仁多保忠傳回遼人可能對她不利的訊息後,小梁太后自然也得先保住自己的位置。

蘇過又道:“也不能逼迫太甚,象徵性地要些馬匹即可,讓夏人覺得我們只是圖這個虛名,同時承諾可以在邊境多開榷場,還他們點好處。”

西夏物資匱乏,尤其是底層百姓,十分依賴在榷場交易大宋的布匹和茶葉之類。

而大宋在收回青唐後,可以從西域買馬,對與西夏的邊境貿易其實並不熱衷,尤其是党項人做生意還不愛守規矩。

曾布點點頭,這些套路就是他們常用的,不用蘇過細說。

回家的路上,蘇軾突然感慨道:“你這算計人的功夫,沒少在我身上用吧?”

“哪能呢,”蘇過討好道:“爹爹不妨想想這些年,我可是幫了家裡不少忙的。”

蘇軾不上當,說道:“這不是一回事,就算是為了家裡好,你算計我也不對。”

“是是是,”蘇過老實道:“以後有事一定都坦誠和爹爹講。”

蘇軾點點頭,笑道:“這和談結束,我就可以申請外放了。”

蘇過算了下時間,有些猶豫,問道:“爹爹能把娘留在京城嗎?”

順利的話,和談很快就會結束了,而元佑八年八月,正是蘇過擔心的時間。

蘇軾怪道:“那是為何?”

蘇過解釋不了,只能說道:“我心裡不踏實,不如爹爹先去,明年我送娘過去與您會和。”

蘇軾搖搖頭,這兒子有些經常奇奇怪怪的想法,他也懶得問,反正這事還沒定,到時候再說就是了。

和談接下來的走向便如蘇過的預測一樣,遼人得知大宋提出的新條件後,一改之前的反對態度,開始極力促成宋夏休戰。

反正他們又沒損失,西夏人自己不老實,吃點虧、受點教訓也好,這樣才能更依賴遼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巔峰召喚完整版

秦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