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李察哥的手段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2章 李察哥的手段,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宋的水軍繼承自後周,當年柴榮興建水軍,三徵南唐,打得南唐李璟割地求和,同時去除帝號,降為國主,對後周俯首稱臣。
宋朝建立後,太祖還是比較重視水軍的,畢竟南方還沒徹底平定。
不過等到水陸大軍五路滅唐後,大宋的水軍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南征時的大部分水軍都變成了江河裡的巡邏隊。
至於京城留下的水軍,太宗在北伐時用上了,負責沿運河往北運糧,但大宋敗得太快,水軍基本上沒有發揮作用。
再後來,太宗將開封城西郊的水軍訓練場擴大,賜名金明池,每年春夏之際,揚旗鳴鼓,閱習水戰,東京城的百姓都可以圍觀,至此,京城水軍成為了供達官貴人們觀賞的娛樂專案。
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宋在登州還是保留了一支水軍隊伍,名為平海軍,本為廂軍,在仁宗朝升級為禁軍。
目標很明確,就是防範契丹人,或者說在必要時候冒險穿過渤海海峽,直擊遼國腹地。
這也是蘇過的提議很快得到透過的原因之一,因為這個想法早就有了,只是大家沒想過真要去做。
四月末,平海軍逼近營州,契丹水軍在灤河口駐紮的少量水軍被大宋輕易擊潰。
平海軍登陸後,搶佔港口,釋放訊號,讓後續的商船快速靠岸。
大宋此次隨船北上的五萬大軍,由曹彬四世孫曹評率領,第一站便是營州(今秦皇島市昌黎縣一帶)。
完成運輸任務後,徵調的商船即刻返回,戰船則一部分進入河道,配合陸上部隊的進攻,一部分成為運糧船,保證這支突襲隊的糧草供應。
宋軍的出其不意確實起到了效果,營州城毫無防備,只一日便在火炮的攻擊下開城投降。
曹評兵分兩路,一路北上,佔領渝關,一路東進,攻擊盧龍(今秦皇島市盧龍縣)。
涿州一帶的宋軍也在差不多的時間發起攻勢,向西推進,目標固安(今廊坊市固安縣)。
宋軍的戰略目的,是先下手為強,分散契丹軍,使他們無法集結所有兵力攻擊涿州,而宋軍可以在多條戰線上靈活作戰,敵強則守,敵弱則攻。
耶律斡特剌一面派人向中京告急,一面與耶律儼分兵應對。
他親率八萬大軍前往灤州(今河北省灤州市),阻止登陸的宋軍西進,耶律儼則率十萬大軍南下安次(今廊坊市安次區),協防固安,拱衛析津府的安全。
大同這邊,結束完冬季的休整後,宋軍也再次向契丹在長城以南的數個州縣發起進攻,整個大遼南境被分割為數個戰場,各自為戰。
上京道這邊,意圖借遼人勢力東山再起的李察哥,與心向契丹的李合達發生分歧。
李察哥意圖在邊境滋事,想出兵襲擾大宋剛剛佔領的地區,以戰養戰,收攏部族,壯大自己的實力,就像他先祖所做的那般。
李合達則想率軍東進,先會和契丹大軍解決掉入侵的宋人後,再來談党項復國之事。
兩人大鬧一場,李合達當場改回蕭姓,宣佈與李察哥分道揚鑣,要率領自己的嫡系一萬多人東進,加入遼軍的隊伍。
李察哥以人生地不熟為理由,讓蕭合達聯絡上京道,允許自己暫時到防州城(今蒙古國塔勒—烏蘭·巴勒嘎斯古城)落腳。
蕭合達本著同仇敵愾的想法答應了,帶著李察哥前往鎮州面見上京留守蕭義。
蕭義的女兒是耶律延禧的妃子,所以在耶律延禧繼位後,升任國舅詳穩,加太子太師,接替回朝的耶律和魯斡擔任上京留守。
不久前韃靼諸部的叛亂才消停了,所以蕭義還在鎮州做善後工作。
見到蕭合達和李察哥後,蕭義爽快地答應了這個要求,表示若李察哥願意繼續對宋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