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易守難攻的大同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7章 易守難攻的大同,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蘇過拿著新收到的密報,對宗澤說道:“現在基本可以確定了。”
不管旨意是不是耶律洪基下的,這件事本身就太不正常了,年前還御駕親征,抵禦大宋的遼主,年後卻屈尊去對付小小的女真部落。
“難道他未卜先知,知道女真才是未來的真正大敵?”蘇過自己想著都笑了。
宗澤雖然沒有蘇過這麼篤定,但也相信這裡面有問題,想了想,問道:“若是遼主駕崩,朝廷不會下旨中斷伐遼吧?”
畢竟禮不伐喪,他這是擔心朝中的腐儒們壞事。
蘇過笑道:“怎麼會,眼下的朝廷,可容不下那種言論。”
朝中少了些純粹的道德模範,多了些功利心重的官員,做起事來反而順暢。
宗澤也笑了,點頭道:“說得也是,破壞和議、不宣而戰的事都做了,也不差這一條。”
不過就算有了這個懷疑,暫時也沒法求證,還得等契丹人先出招。
蘇過感慨道:“遼主還是失了血性,他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繼續呆在前線,就算不幸死在這裡,也可以激起北朝上下計程車氣,總比他回去窩囊地死在皇宮好得多。”
宗澤不以為然道:“我看未必,指不定是漲我朝士氣。”
在兩人拿耶律洪基開涮的時候,這位帶著大遼走向衰落的糊塗皇帝,已於正月十三日駕崩。
金庸老爺子在小說裡面將耶律洪基拔高了,此人連個守成之君都算不上,做過的最有名的事就是聽信了奸臣耶律乙辛的話,因為一首詩,斷定皇后蕭觀音和伶人私通,最終賜死皇后,太子隨後也被耶律乙辛所害。
如果不是蕭兀納機警,唯一的皇孫耶律延禧也活不到今天了。
不過能在大遼發生這種因文字獲罪的事,足以證明眼下契丹人的漢化程度之高。
耶律洪基死後,耶律延禧按他生前的安排,秘不發喪,宣稱皇帝前往東京道處理女直部的反叛問題,由他統領朝政,蕭兀納從旁輔政。
對於剛剛接手這個爛攤子的耶律延禧來說,逼退南朝的進攻是第一位的,而這件事他交給了戰功卓著的皇親耶律斡特剌。
蘇過又到淶水、涿州兩城轉了一圈,與种師中、種樸等人商議了一番。
契丹人肯定會主動出擊,所以大宋先立足防守,必要時小城淶水可以放棄,圍繞涿州和易州建立防線。
眼下宋軍在這三座城集結了近十五萬大軍,就算契丹人三十萬來攻,憑藉守城之利,也不處於下風。
這個冬天,种師中已經將防守的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不管是守城器械還是糧草,都經得起數月的消耗,而且有種樸的騎兵隊伍在,大宋也有反擊的能力。
蘇過對种師中說了自己和宗澤的懷疑,讓他在適當的時機將這個訊息放出去。
雖然遼主有四時捺缽的傳統,但久未露面,下面的人肯定會生疑。
耶律洪基的盤算,是希望儘快與大宋來一場大戰,逼退宋軍,雙方和議,然後再公佈自己的死訊。
可宋軍的選擇是避其鋒芒,這就讓他的計劃落空了。
所以蘇過才說他這個決定不怎麼高明。
再次回到易州,蘇過與宗澤告別,決定穿過太行山前往懷仁,與中路的大軍會合。
宗澤不贊成他這麼做,認為大同府方向,肯定是宋軍主攻,遼軍防守,蘇過去了也幫不上什麼忙。
蘇過笑道:“那更應該去看看,打別人總比你這裡捱打強。”
宗澤勸不過他,只得派了支小隊護送蘇過前往。
穿過飛狐嶺和蔚州後,蘇過渡過桑乾河,來到懷仁城,懷仁算不上大城,所以宋軍只是把這裡當成個軍營和進攻大同府的前站。
蘇過到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