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幽州城請降
楚廟寒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5章 幽州城請降,趙宋之世:家父蘇東坡,楚廟寒鴉,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困守析津府的耶律儼,在得知蕭嗣先大軍止步不前的訊息後,也開始謀求自救。
他先派出人四處打探了下情況,發現四方都被宋軍包圍,不管是往西進入西京道,還是往北撤回中京道的道路,都被宋軍堵上了。
宋軍並沒有急著進攻,那是因為析津城城高防堅,但契丹軍想跑,那是不可能了。
於是耶律儼換了個思路,上門拜訪城中的漢人重臣、南府宰相張琳,詢問破局之策。
張琳故作推辭道:“按祖制,凡軍國大計,漢人不參與。”
耶律儼正色道:“我也是漢人,如今國難當頭,怎可拘泥於這些舊制!”
張琳自然是不屑於和耶律儼這種人商議的,淡然道:“無論死守還是突圍,我自當遵從。”
耶律儼當然不是想的這兩條路,於是試探道:“張相是瀋州(今瀋陽)人,如今那裡女直人鬧得厲害,可有收到最新的訊息?”
“不曾,”張琳嘆道:“之前聽說在黃龍府一帶僵持,如今訊息斷絕,不知近況。”
他知道耶律儼的來意,但是不想和他合謀。
耶律儼也跟著嘆了口氣,說道:“各地戰事不利,讓人擔憂,我們李家便是這幽州人,只怕不久便是幽州的鬼了。”
說著看了看張琳,暗想:“我都說得這麼直白了,你還不接話?”
張琳確實拿這種沒節操的人毫無辦法,只得說道:“留守有何吩咐,不妨直言。”
耶律儼,不,李儼見他鬆口,這才裝模作樣道:“眼下朝廷各道戰事不斷,為替朝廷分憂,想煩請張相前往宋軍陣中議和。”
張琳內心被這偽君子噁心壞了,表面上卻還得說道:“既然留守有此意,我明日便動身前往南朝大營。”
李儼喜道:“如此甚好,家侄處溫素來能言,便與張相同去。”
張琳無奈答應下來,他是文臣,本想著後面再被動歸順,落個好名聲。
但大遼的宰相可沒有大宋的地位高,而且現在是戰時,掌握了軍權的李儼才是幽州城的主人。
第二日,張琳便帶著李處溫,舉著旌節出城了。
宗澤正在良鄉(今北京房山良鄉鎮)一帶佈置防禦,聽說契丹有使臣前來,忙命人帶到面前。
張琳端著使臣的架子,說道:“我朝欲與南朝和議,不知尊駕能否做主?”
宗澤也不慣著他,問道:“可有遼主敕令?”
張琳支吾道:“我先來交涉,旨意隨後就到。”
“那就到了再談,”宗澤果斷道:“你我都不能做主,有何好談的。”
李處溫耐不得這討價還價的事,直接從旁說道:“若是我們開城投降,南朝將如何安置我等?”
宗澤瞥了他一眼,問道:“你又是何人?”
“幽州人李處溫,留守李儼正是家伯父。”李處溫恭敬答道。
李家拉著張琳一起,那是為了籠絡城中的漢人,減小開城的阻力,獻城的頭功可沒打算讓。
宗澤點點頭,問道:“若有此意,我當彙報朝廷,你們也回去早點做好安排,我朝官家仁厚,不會少了你們的好處,加官進爵,都是應有之意。”
李處溫要的就是這個話,忙道:“多謝尊駕,我們這就回去準備。”
說完拉著張琳就離開了。
宗澤鄙夷地搖了搖頭,一個待價而沽,一個市儈不堪,就算不投降,又能守得住幾日?
不過對方既有此意,為了減少傷亡,宗澤還是快馬急報了朝廷。
趙煦收到前方緊急傳回的訊息,大喜過望,召集兩府議事,打算親自前往幽州受降。
蘇轍立馬出列勸道:“戰事未平,官家如何能以身犯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